“回到国内感觉真好,满满的安全感。”3月27日,是郑远盈回到珠海后被安排在银华酒店隔离的第12天。相比起前段时间的紧张与担忧,郑远盈觉得这段在酒店24小时隔离的日子虽然有些枯燥,但心里安稳了许多。
不敢多停留一刻,当机立断改签当日机票
2020年1月6日,23岁的郑远盈与许多英国留学生一样,坐上了飞往英国的飞机,准备迎接新学期的到来。如果不是疫情,她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自己竟然会在短短2个月后返回祖国——这比原计划提前了整整6个月。
郑远盈是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的一名研究生。3月5日,英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破百,而其中一例就是她的在校同学,在与她相隔仅一条街道的对面宿舍楼上。
她回忆,当时这名学生并没有被安排集中隔离,而仅仅是被要求居家隔离。“因为那时候英国人都觉得这只是一次大流感,没什么特别的。”她说。
在她看来,在英国时人们对疫情防控的做法,与国内大有不同。在疫情初期,即便是在校内出现了确诊病例,大部分人还是照常出门,很少戴口罩,既不停课、也没有取消集会,“很多超市、餐厅都在正常营业,街上看起来还和往常一样”。
在回国前一周,除了必要的学习等活动,郑远盈已经尽量减少出门,就算出门也会坚持戴上口罩。但由于她住的是与舍友共用厨房的六人间宿舍,她在出入厨房时仍不可避免地要与“心大”的外国舍友接触,这让在宿舍的她也时刻担心着被感染的风险。
3月11日,郑远盈因为需要寄快递下了楼,这才得知附近一家中国留学生常去的超市里有一名员工确诊。她紧张的神经终于绷不住了,立刻订了3月17日回国的机票。12日,疫情在当地的发展趋势继续加重,再加上担心机场政策变化导致航班被限制或取消,郑远盈当机立断:改签,马上就走。
“在当时,这是一个两难的决定。”郑远盈说,一方面,当时学校还没有停课,回国的决定也就意味着无法继续上课;另一方面,她又担心当地的疫情持续扩散,附近一个接一个的确诊病例让她时刻高度紧张。
“专业的医护和细心的工作人员让我感到安心”
13日下午,经历了漫长的飞行,飞机终于在香港机场落地,郑远盈眼眶湿润,长舒了一口气:“终于到家了。”背着双肩包、连推带拖着三个箱子的她,在坐上机场大巴的那一刻,疲惫感一扫而空。
在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郑远盈按照规定主动申报了健康信息和活动轨迹,并在医护人员的安排下做了咽拭子核酸检测。虽然检测过程近一个半小时,但她觉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安心。
由于当时入境珠海允许留学生居家隔离,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前提下,郑远盈决定先回家等待检测结果。回到家后,出于安全考虑,她与家人住在了不同的楼层,除了第一时间脱下身上的衣物,还把所有行李倒在阳台的地上进行消毒。第二天,她确认自己的检测结果为阴性后,便立即上报了当地居委会。
随着海外疫情形势愈加严峻,入境防控力度也在不断加强。16日,郑远盈接到居委会通知,建议她到湾仔的银华酒店进行集中隔离。在收拾了简单的行李后,她便自行骑车前往离家不远的银华酒店,开始了为期两周的集中隔离生活。
“酒店环境挺干净的,虽然食宿都要自费,但100块一天的住宿费还算便宜。”郑远盈告诉记者,每天的外卖到了酒店后都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放到房间门口,开门就能拿,既保证了安全也十分方便,“甚至连在英国心心念念的喜茶都能喝到”。刚入住时,还有专业的医护人员安排其做了第二遍核酸检测,同时每天上午和下午还需要按要求测量体温。这些对隔离人员的照顾和防控措施让她觉得很贴心和周到。
作为一名在读研究生,郑远盈在英国的课程并没有因为疫情而暂停。在她回国后,她的学校已发表声明表示把课堂教学改为网上教学。因为时差,她在隔离期间还要按照英国的作息时间——大约是晚上7点到凌晨1点来上课,但这些对于她来说并不算什么。
“最重要的是终于回国了,回到珠海了。”郑远盈说,现在还有很多在英国的同学想要回国,但由于如机票涨价、没有直飞航班而要中转第三国、担心途中交叉感染等各种原因选择留守在英国的同学也不少,“希望疫情早日结束,能够继续回到英国完成学业”。
【记者】刘梓欣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