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珠海经过一代代特区建设者的艰苦奋斗,从过去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美丽的滨海城市。
几十年前的珠海,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接下来,这一组珍贵的老照片,看看能否勾起你的记忆?
通往澳门的关闸1988
修缮珠海渔女雕像1990
轮渡是连接海岛的唯一交通工具1990
设立在公共场所的磁卡电话1993
摩托车行驶在湾仔建设的道路上1994
珠海是全国最早禁驶摩托车的城市1996
清晨湾仔花农乘船去澳门销售鲜花1996
市民选购春联1996
为顾客点唱流行歌曲1996
市民到邓小平画像前瞻仰1997
男人也去发廊烫发1997
翠微村老街1997
珠海市青年集体婚礼1998
特警战士在洪水中转移六个月的小孩1998
这些摄影图片是
我国著名纪实摄影家李伟坤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
拍摄的珠海人文影像摄影作品。
纪实摄影家李伟坤
李伟坤是珠海本土的著名摄影家,1986年从部队转业到珠海,一直供职于《珠海特区报》,担任摄影部主任。他既是一名优秀的摄影家,也是一名优秀的组织领导人。先后担任珠海市摄影家协会主席、珠海市文联副主席、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广东省文联副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务。
他和珠海共成长,用相机记录下珠海的点滴变化,用镜头聚焦百姓的生活状态,用影像讲述特区建设者的筚路蓝缕,体现了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优良品质。
这些作品只是几十年影像积累结集的一小部分,诠译着珠海特区建设早期的城市变迁,叙述着珠海建设者的生活故事。
铺沥青路的小伙子1989
街头量衣定做1993
东南亚发型化妆比赛1993
农妇在村口与模特相遇1992
组装上市的自行车1992
6000万福利彩票抽奖,数万人涌向体育中心2002
这一张张照片,就像一串串脚印,记载着珠海这座城市前进的步伐,反映着大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境遇和审美变迁。
想回忆更多无法复刻的珠海记忆?
不妨到这里吧!
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珠海经济特区成立39周年,以中国摄影家协会为支持单位,由广东省摄影家协会、珠海市文联、珠海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珠海记忆——李伟坤作品展览》12月21日-30日在珠海古元美术馆展出。
看完这组老照片
你是否也像小编一样感慨万千?
你与珠海之间有怎样的故事?
欢迎留言,说出你的独家记忆!
更多珍贵的摄影作品,欢迎到珠海古元美术馆观看哦~
【文字】郭秀玉
【图片】李伟坤
【来源】珠海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