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东莞新闻 > 正文

推进“技能人才之都”建设!东莞多措并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


走进东莞金洲纸业有限公司工厂,除了造纸生产线设备,在操作间内,可以见到左手边工位上装配电脑,电脑旁整齐地摆放着几部对讲机;右手边则是一排大型控制柜,用以远程控制车间里的所有设备。和金洲纸业有限公司一样,东莞多数公司正积极建设“数字化工厂”,这对技能人才也有了新的要求。

“数字化工厂”建设是东莞制造业不断升级、变化的注脚之一。迈入“双万”新起点,东莞将“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作为城市新定位,正加快步伐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

与此同时,东莞“技能人才之都”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如何打造一支强劲有力的技能人才队伍以匹配新的城市定位,成为重要议题。近日,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关于持续推进“三项工程”深化“技能人才之都”建设的工作方案》(即“技能人才之都”2.0)和8份配套子政策(下称“1+8”政策),其中8份子政策纳入新一轮“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的配套政策。

系列政策的发布,旨在以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为牵引,进一步强化人才工作支撑,提升人才政策效能,打造人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共同成长的人才生态,推动东莞在万亿元GDP、千万人口城市新起点上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立足新起点

推进“技能人才之都”建设

今年,东莞迈入“双万”新起点,也为“技能人才之都”建设深入推进奠定了经济和人才基础。

时间拉回到2018年8月,东莞实施百万劳动力提升工程,打造“技能人才之都”;同年11月,出台新时代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政策。

自2018年“技能人才之都”政策实施以来,已累计推动164万人次提升技能学历素质,全市技能劳动者增至125万人,占就业人员比例提升11.5个百分点,“技能人才之都”成为在全省全国均有较大影响力的职业技能提升城市品牌。

在“技能人才之都”政策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当下,为什么还要继续深化推进,发布并实施“1+8”政策?

“目前,东莞面临技能人才是否与城市定位相匹配的结构性矛盾,‘1+8’政策的出台就是为了缓解这个矛盾,旨在实现人与城市互相支撑、互相成就、共同成长。”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能力建设科科长吕丽芳说。

东莞技师学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吴光明则认为,技能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如同一架不断前进的列车。“人才的发展是无止境的,人才的结构也是变动的,因此‘1+8’政策的发布恰恰是基于东莞新的人才情况,为‘技能人才之都’的建设重新增添动力。”吴光明说。

本次“1+8”政策的发布,可以说是对上一轮政策的优化升级。

东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和第十七届人大第一次会议提出打造“成长之城”,下更大功夫把人口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东莞通过政策、补贴,引导企业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构建良好人力关系、提升人力效率,综合提升人才人力效能。

立足“双万”新起点和“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定位,东莞在原政策基础上,修订形成了新的政策体系。按照新一轮“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部署安排,全新发布的人才新政都设定了明确的目标。

“1+8”政策的目标,是力争到2025年,全市引进或培养世界技能竞赛冠军至少1名,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达到40%,选树100名技能领军人才,建设200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全市新增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企业500家,向社会提供1000门培训课程,推动100万人实现学历技能素质提升,努力将东莞建设成为技能人才的向往之城、成长之城、乐业之城和圆梦之城。

除“1+8”政策外,东莞同步修订《东莞市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暂行办法》和《东莞市本科生引进培养暂行办法》。在政策目标方面,《东莞市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暂行办法》计划用三年左右时间引进培养6万名硕士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高级技师等创新人才。而《东莞市本科生引进培养暂行办法》,则是计划用三年左右时间引进培养50万名本科、初级职称、技师等人才。

本次东莞出台的11项人才政策,其含金量和竞争力都有所加强——通过财政资金撬动,进一步提高人才、企业、基层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促进人的能力和价值成长,促进企业效率和效益成长,实现人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

注入新动能

人才、企业与城市共成长

人才、企业、城市只有共生共荣,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为城市发展提供不竭动力。“‘1+8’政策的发布、实施将会为人才带来新的目标、给企业注入新的活力、为社会营造良好的氛围。”吴光明说。

2020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全国智能楼宇及空调系统职业技能竞赛在东莞举办。经过一番角逐,余丽丹夺得智能楼宇管理员赛项职工组第一名,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伴随着这项国家级荣誉称号而来的,除了掌声和鲜花,还有各种福利待遇——“全国技术能手”可以申领东莞优才卡,和两院院士享受同等的便利待遇。

从选手到老师,如今余丽丹有了新的角色——技能比赛裁判员。“1+8”政策的发布,让余丽丹在职业生涯上有了新的突破方向,“我会继续努力,希望早日晋升高级技师,顺利通过‘技能领军人才’的评定。”

技能领军人才是指在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得金、银、铜奖牌者;或者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具有高超技艺技能和一流业绩水平,并长期坚守在生产服务或教学研发一线、具有行业示范引领作用的高技能人才。

本次出台的“1+8”政策,突出“技能领军人才”的作用,在知识产权保护、子女入学、购房补贴等方面提供助力。对“技能领军人才”的重视,不仅可以激励技能人才不断进步,也可以带动更多的人才和企业发展,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良好的技能氛围。

“与我们息息相关,期待实施方案尽早落地!”谈及东莞人社出台的系列人才新政策时,广东宏川集团宏川管理学院执行副院长、广东宏川智慧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行政中心高级经理李敏锋表示,新政策释放出重重利好,将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助力提升人力资源价值,给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行业比较小众,对技能人オ专业性要求较高。”谈及早期企业技能人才发展时,李敏锋表示,困境产生于缺口较大的“技能荒”,“很难从同行中寻访到技能人才,壮大技能劳动者队伍,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计。”

2009年,广东宏川集团宏川管理学院应运而生。经过多年的酝酿发展,公司技能人才占比达到70%,其中技师和高级技师约300余人。

2021年,广东宏川智慧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在东莞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认定工作,成为东莞市首批“职业技能自主认定试点企业”。“这一年,公司组织了‘油品储运工’的等级报名和评定工作,最终114名通过认定考核,其中五级28人,四级11人,三级75人。”李敏锋提到。

包括《东莞市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奖补办》在内,李敏锋认为,此次出台的新政让技能人才上升通道更加明确,“相应补助给企业带来利好,对我们人力资源工作也是一个肯定。”李敏锋说,“今年会围绕职业技能等级晋级工作,开发相应题库,继续开展一些新库区的职业等级认定工作,结合新型学徒制,深入、系统、专业地开展技能人才培养和评价工作。”

提供新福利

多举措提升技能人才社会地位

“‘1+8’政策优化升级‘技能人才之都’政策,从技工教育、技能培训、职业竞赛、技能资源、技能效能等方面构建了更加完善的制度体系。”吕丽芳说。

在技工教育方面,东莞提出构建产教融合新格局,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就东莞技师学院而言,人才的培养是以就业为目标,与东莞战略性、支柱性产业建设同步,以为企业提供优质人才为方向。”吴光明认为。

“1+8”政策突出创新职业教育发展保障机制,鼓励公办职业院校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遴选扶持一批符合市战略性支柱产业或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的示范性专业;推进校企联合共建实训基地,重点建设50个市级高水平校企合作基地,并给予每个基地50万元经费支持;支持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对考取国际证书的学生,给予每人5000元补贴等。

在技能培训方面,新政策将实施百万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具体措施为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构建政府补贴培训、企业自主培训、市场化培训的多层次供给体系;持续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立足镇街(园区)产业发展需要,开展项目制培训。同时,依托各类平台,向社会提供1000门免费培训课程。

在职业竞赛方面,加大参赛、办赛的支持激励,营造更加浓厚竞赛氛围。主要措施为加大市赛、省赛、国赛、世赛激励奖励力度,承办市一类、二类竞赛的单位,每项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补助;承办省一类、二类竞赛的单位,每项分别给予40万元、20万元补助;世赛集训基地给予最高50万元补贴。

在技能资源方面,优化整合技能平台资源,促进技能人才和资源在东莞加速集聚。主要举措包括打造“镇街技谷”,鼓励各镇街(园区)加大投入,打造各具特色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平台和品牌;促进公共技能实训扩容提质,计划新增7个分基地;强化技能大师工作室(技师工作站)引领作用,计划新增200家,补贴金额最高50万元。

在技能效能方面,将深化技能人才使用评价和企业技能效能改革,塑造开放发展技能生态系统。主要举措包括首次出台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奖补办法,每家企业最高可获得20万元奖补;通过备案成为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还可获得50万元奖励;开发认定一批具有东莞特色的培训标准,每个标准的制定最高给予20万元开发经费。

值得一提的是,在引导激励方面,东莞将加大技能人才激励力度,引领带动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主要举措包括提升技能人才政治待遇,在市级“三八红旗手”等各类评选中,技能人才比例不低于20%;提高技能人才经济待遇,引导企业建立以体现技能价值为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

此外,东莞将致力于提升技能人才社会地位,认定评定100名技能领军人才,提供15万—30万元生活补贴、100万—600万元购房补贴、每月2000—5000元租房补贴、最高100万元引才奖励,扶持力度全国领先。同时,提供品质公共服务,为高技能人才发放东莞市优才卡,享受入户、子女入学、住房保障等配套服务。

走好政策出台的第一步,接下来更多的是政策的落地和执行。“‘1+8’政策能够涵括技能人才职业生涯发展的各个阶段,也包括企业对人才培养、人才管理的各个环节。我希望能够搭建桥梁,让政策在学校、企业更好地实施。”吴光明说。

■专访

东莞人才发展研究院院长陈亮:

2.0政策助力东莞进阶先进制造之都

作为“1+8”政策起草前期的参与者,东莞人才发展研究院院长陈亮带领团队深入调研东莞技能人才发展现状。其对技能人才工作的形势分析、提出的对策建议,成为此次政策起草的重要参考。当前,东莞技能人才结构有何特点?“技能人才之都”2.0政策的出台有何意义?针对此,南方日报记者对陈亮进行专访。

南方日报:当前,东莞技能人才结构有何特点,人才培养现状如何?

陈亮:东莞广义上的技能劳动者有125万人。与深圳等地相比,东莞技能人才队伍规模还不够大。其次,东莞初级工占比较高,人才队伍结构有待优化。另外,职业技术院校、技工院校等人才培养载体的专业设置与企业所需求的人才类型不匹配,产教融合方面还需提升。此外,企业培养人才的主体作用还有待发挥,镇街对技能人才的工作还需加强重视,尊重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有待提升。

南方日报:“技能人才之都”2.0政策有何特点?

陈亮:此次出台的政策具有力度大、范围广、机制新等特点。

比如,政策提出2022—2025年拟认定评定100名技能领军人才,除了100万—600万元购房补贴,技能领军人才还将享受生活补贴等十大扶持待遇。住房补贴方面最高能达到600万元,这意味着技能人才能和科技创新人才享受一样的待遇,显示了此次出台政策力度大,提升了技能人才的地位。

在覆盖面上,“1+8”政策涵盖了技能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和保障制度体系,健全产业导向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形成有利于技能人才发展的制度体系。

就机制而言,新政策全面推动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有利于激发企业开展技能等级认定的积极性,建立企业人才成长通道。从人才评价到对领军人才的扶持,到职业院校绩效的发放、镇街上下联动的合力,新政有利于调动镇街、企业的主观能动性。

南方日报:“技能人才之都”2.0政策的出台有何意义?

陈亮:2018年以来,东莞“技能人才之都”建设在培训人次等方面超额完成目标,改善了技能人才结构,也表明东莞对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视。总体而言,“技能人才之都”1.0为继续优化政策体系奠定了相当好的基础,有必要继续加大力度。

当前,出台“技能人才之都”2.0政策显得及时而必要。新政策立足“先进制造+科技创新”,是东莞建设技能人才之都的蓝图,将为建设先进制造之都提供坚实的人才队伍支撑,技能劳动者素质将进一步提升,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社会氛围将更加浓厚。

南方日报:当前,业界的变化发展给技能人才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陈亮:我们要明白,掌握一门技能就能干一辈子的时代已然不复返。当前,国家强调加强职业教育发展,打通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之间的发展通道。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之间的界限将进一步模糊,也对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看到,职业发展通道逐步完善,现有的技能人才更需要注重提升学历,加速成长。

■数读

●“技能人才之都”政策实施以来,东莞已累计推动164万人次提升技能学历素质,全市技能劳动者增至125万人,占就业人员比例提升11.5个百分点。

●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政策实施以来,东莞新引进本科以上学历、初级以上职称等人才11130名,培养取得硕士以上学位、副高级以上职称人才4991名,59家单位成功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

●力争到2025年底,东莞全市引进或培养世界技能竞赛冠军至少1名,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达到40%,选树100名技能领军人才,建设200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全市新增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企业500家,开展各类职业技能提升培训100万人次以上,向广大市民提供非全日制中职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等1000门课程的免费学习内容,推动100万人实现学历技能素质提升。

●计划重点建设50个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市级高水平校企合作基地。

●将新增认定一批市高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分基地,实现分基地总量达到20家,每年实现公益性实训20万人次,开发新课程5门以上。

■链接

“技能人才之都”2.0版“1+8”政策

总政策

《关于持续推进“三项工程”深化“技能人才之都”建设的工作方案》

子政策

《东莞市技能领军人才认定评定和扶持实施办法》

《东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设立管理办法》

《东莞市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东莞市高技能公共实训分基地建设管理办法》

《东莞市职业技能培训评价标准开发与认定办法》

《东莞市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奖补办法》

《东莞市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

《东莞市“项目制”技能培训实施方案》

【撰文】章倩倩 龚菊 龚名扬

【摄影】龚名扬

【来源】南方日报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