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德龙母庙位于东南大街7号,是猎德保存最古老的建筑。始建时间不详,《猎德村志》据庙内1693年刻的《重建龙母庙碑记》推算此庙距今至少有五六百年历史。
龙母庙呈锅耳封火山墙,龙舟形正脊,灰绿筒瓦,绿色琉璃瓦滴水剪边。封檐板有花鸟浮雕,犀头为花鸟器物砖雕。门前的花岗岩雕刻门联“源溯悦城龙德著、恩流猎水母仪彰”,点出了猎德龙母庙与德庆悦城龙母庙的渊源关系。门联上下各有兽面,中有加边棱。因此猎德龙母庙虽小,却浓缩了岭南建筑艺术的精华。
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至光绪五年(1879),短短186年里龙母庙却历经五次重修,平均每34年重修、美化一次,可见猎德龙母庙那一时期香火之旺盛,“堪与德庆龙母媲美”。现在的龙母庙两廊仍镶嵌康熙、乾隆、咸丰、光绪各朝重修碑记。其中康熙三十二年的碑记记载了清初广州的交通情况,对研究广州地方史有一定价值。
庙门口曾有两个武将,里面龙母身侧两个石礅上各站着一个神将,有两三米高,一个拿着笔,一个拿着金锤。“破四旧”时神将和龙母像都被搬出门口开膛破肚,“里面填的是很漂亮的棉花”。现在幸存的只有一张雕刻精致的拜桌和刻着“龙母宫”的牌匾。
猎德村位于广州市珠江新城的南部,是一个有着900多年悠久历史的岭南水乡,水网交错,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现有总人口7000多人。猎德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村里曾经出过2个进士、2个解元、9个举人以及86个秀才。经过近千年的积淀,猎德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村内保留着大量的古民居、古祠堂、古石板街等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的建筑。2018年的猎德村整体改造,完整保留了龙母庙,并以龙母庙为中心,将村内重要的祠堂、庙宇和代表性的民居沿猎德涌两岸进行重新规划布局,异地复建保存,打造岭南古建筑博物馆,让猎德的建筑文明、纯朴民俗、龙舟文化重放异彩。
【图/文】喻焰
【校对】蓝淑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