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2月20日起,深圳将在全市所有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耗材加成,单件最高降800元,预计全年将减少耗材收入2.47亿元。
同时,还将调整974项医疗服务的价格。调整后,将为患者“减负”7200万元,预计患者门诊次均费用、住院平均床日费用分别下降0.36%和0.80%。
自2017年1月1日,启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以来,深圳已分“三步走”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使公立医院的收入结构更合理。
第一步:2017年1月,第一阶段以“降”大型设备检查价格为主,患者支出总体下降3000万元。
第二步:2017年12月20日,第二阶段药品集团采购改革,大幅降药价。预计全年可为深圳节省药品费用15.37亿元。上调“含金量”高的服务项目价格,上调总金额为8.13亿元。
第三步:2018年12月20日,第三阶段全面取消耗材加成,提高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患者支出总体降7200万元。
根据深圳市卫生行政部门测算,“三步走”下来,患者就医支出将减少约8.26亿元(15.37+0.3-8.13+0.72=8.26)。
据介绍,此阶段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后,深圳公立医院收入结构发生变化,耗材占比由原来的11.88%下降至10.91%,减轻了患者的就医负担。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收入占比由原来的21.29%上升至22.46%。
取消:全市公立医院减少耗材收入2.47亿元
近日,深圳市发改委、市卫计委和市人社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我市公立医院第三阶段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工作的通知》,启动第三阶段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在第三阶段价格调整中,深圳全面取消耗材加成。
医用耗材就是医院用的消耗很频繁的配件类产品,常见的有血糖试纸、简易雾化吸入器、石膏绷带、心脏支架等。以往深圳各公立医院依据相关规定,对耗材加收8%-10%,单件最高加收800元。而现在,医院采购什么价就收患者什么价,没有中间差价。
比如,张先生左脚一跖骨粉碎性骨折,经医生诊断需要做骨折外固定架固定术,用到的医用耗材包括:2根金属骨针,共596.2元;1个单臂-体外固定支架9377.12元;2个外固定器用螺钉,共1601.6元。以往依据相关规定,这些耗材加成约990元,今后取消耗材加成,他就不用再交这些费用了。
据测算,全面取消耗材加成后,预计全市公立医院减少耗材收入2.47亿元。
降价:322项机器检验项目大“跳水”
除耗材外,还有322项检验项目也在此次调价中收费大“跳水”。
由机器操作的化学发光法、干化学法等322项检验项目,平均降幅达到了15.29%。像过敏性鼻炎查过敏原,需要做一项名为“变应原筛查”的检验项目,从30元降到了21元,降幅达30%。这322项检验项目预计减少公立医院收入2.20亿元。
而患者常用的7项超声检查图像记录附加收费和4项图文报告收费项目直接取消了。
调价后,不用再交15元一次的超声计算机图文报告费;外科切除的息肉、肿瘤等病理检验,也不用再交50元一次的病理大体标本摄影和10元一个视野的显微摄影术,一次病理检验至少能省60元。这轮图文报告项目降价预计减少公立医院收入1.53亿元。
综上统计,经过全面取消耗材加成、降低机器检验项目价格、取消11项图文报告收费后,第三阶段价格调整共减少公立医院收入6.20亿元。
提价:高难度手术费涨了
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往往被低估,无法与高风险高负荷的劳动相匹配。而通过取消耗材加成等方式,腾出的价格空间也为提升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提供了契机。
这次调价中,主要提高了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治疗类、护理类、手术类、检查类、床位类、计生类和部分以手工为主的检验类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
不过,调价遵循了一个原则,即具有普遍性的、影响面较大的医疗服务价格基本不涨。像阑尾炎手术、胆囊炎手术、剖宫产术、自然分娩术、自闭症康复治疗等就没涨价,而难度较高的、影响面较小的手术收费上涨了。
以先天性心脏病体肺动脉分流术(指体外)(下简称“体肺分流术”)为例,无论手术决策还是手术操作,难度都非常高,相当于心脏病手术的“金字塔尖”。刚出生的患儿体内与氧气接触的血过少,必须立即手术救命。医生要在他们的大动脉和肺动脉间搭一条3毫米粗的“桥”(即“人造血管”)来增加肺血流,使得发绀缺氧的孩子变得红润不缺氧。
“这个手术用手又用脑,没有20多年经验的主任医师根本不敢主刀。”深圳市儿童医院心胸外科主任丁以群说,患儿的心脏一般只有一颗荔枝那么大,而肺动脉直径才3-4毫米。手术用到的缝合针只有0.048毫米,比成人的头发丝还细得多。只要一针操作偏差,孩子的命可能就搭进去了。而且医生只有在术中才能根据实际情况经验判断用多粗的人造血管,粗了会心衰而死,细了会缺氧而亡。
“做一台体肺分流术打包收费4000元,用的还是2006年的收费标准。其中,纱布、器械等耗材费用成本就有1500元左右。手术的人力成本也非常高,需要3名外科医生、2名护士、2名麻醉师、2名体外循环的灌注师协同作战4小时以上。”丁以群表示,这一次价格上调了30%,涨到5200元,体现了手术的技术含量。
补涨: 肛门指检从5元涨到10元
还有一些医疗服务项目,原本价格严重偏低,多年没涨价,远远低于目前的成本。这一次,也相应做了调整。
举个例子,被称为“爆菊”的肛门指检,需要医生把手指伸进患者的肛门,检查有无病变。
“都说肛肠科医生是‘金手指’,可做一次肛门指检才收费5元,其中手套成本都2.6元了,检查费多年没涨,价格严重偏低。”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肛肠科科主任王胜鉴说,肛门指检是肛肠科的常规检查,考究的是医生的“手感”。有3-5年工作经验的主治医生,用手一摸,肿物是息肉还是肿瘤,基本能判断个八九不离十。如果不做肛门指检,检查直肠下段情况患者就要花更高的价格,做600元左右的无痛肠镜。
“肛门指检还是个‘脏活’,医生就算带着口罩,也逃不了难闻的气味,”王胜鉴说,有时肛门指检中遇到粪潴留的患者,还要用手掏粪。调价后,涨了100%,“但基数比较小,涨了以后是10元一次。感觉价格还是偏低。”
此外,本次调价中,有些计生项目执行的是2003年的价格标准,15年没调价,严重低于市场价格。比如,有的女性之前避孕,全面二孩放开后想要怀孕,去医院做宫内节育器取出术,只有36元,今后价格将调整到200元,涨幅455.56%。有的男性做输精管结扎术,以往只有120元,调价后涨了275%,为450元。
“减负”0.72亿元,耗材、检验类治疗为主的病种降得多
这一轮价格调整,直接为患者“减负”0.72亿元,预计患者门诊次均费用、住院平均床日费用分别下降0.36%和0.80%。大部分患者医疗负担得到减轻。
相关部门选取了全市前17种门诊常见病种费用进行测算,其中,16个病种费用下降,仅1个病种费用上升。以耗材、检验类治疗为主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皮炎等病患者医药费用降幅居前三位,分别下降了1.89%、1.86%、1.60%。只有以综合治疗为主的计生类医疗性流产病种费用有所上升。
同时,相关部门选取了前12种住院常见病种的费用进行测算,患者医药负担均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小腿(包括踝)骨折患者的医药费用下降3.32%,降得最多。
这一轮调价后,深圳医保政策也会及时衔接,提高部分按原报销比例纳入医保支付范围。项目价格上涨,医保报销比例不变。
【记者】向雨航
【通讯员】深卫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