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9时30分,佳兆业物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佳兆业物业”,股份代号2168)正式于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其中公开发售部分获超过20倍认购额。这是继佳兆业集团控股(1638.HK)后,佳兆业自主孵化的又一港股上市平台。
管理建筑面积过去三年复合增速14%
佳兆业物业为国内前列的综合物业管理服务供应商之一,专注服务中高端物业。截至2018年6月30日,佳兆业物业拥有146家分支机构管理在管物业,覆盖中国12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37个城市,管理建筑面积达到2540万平方米,过去三年复合增速为14%。此外,该公司为住宅小区内约16万个物业单位提供物业管理服务。
佳兆业物业相继推出“小区管家”,“K生活”和“K服务”移动应用程序,提供一站式服务。目前,该公司已构建起涵盖物业管理服务、交付前及顾问服务、小区增值服务及智能解决方案服务四大业务板块,多元联动拓宽质量增长边际。
在物业管理组合中的住宅物业方面,佳兆业物业与控股股东佳兆业集团建立长期业务合作。控股股东幅员广阔的庞大项目储备,为佳兆业物业业务发展提供强劲支持。截至2018年6月30日,佳兆业集团的土地储备约为2220万平方米,遍布中国43个城市,开发约140个物业项目,此外,佳兆业集团于2017年新落成项目的建筑面积约为430万平方米,为物业规模拓展提供支撑。
佳兆业物业方面表示,展望未来,公司将继续利用丰富经验以及发展成熟的服务规范和管理系统,在中高端市场多管齐下扩大业务规模;继续发展非住宅物业的业务规模,进一步分散收益来源;继续发展一站式服务平台,优化用户体验,提升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智能解决方案服务,建设智能家居及智能小区,全面搭建高质量、智慧化服务平台,营造百万幸福人居梦想,助力服务美好生活。
上市房企为何此时纷纷拆分物业上市?
佳兆业物业也是继碧桂园、雅居乐、新城集团后,成为今年第四家分拆物业板块赴港上市的房企。目前在香港上市的物业公司还有彩生活、中海物业、中奥到家、祈福生活服务、绿城服务、浦江中国等。
国信证券(香港)分析认为,中国房地产正逐渐由增量市场进入存量市场,房地产行业从过去的快速成长期转变为成熟期,房地,产行业必然经历增量市场为主导到存量市场为主导的转变,持有型物业,的开发运行是致力于永续经营的房地产企业的必然选择。物业管理服务,将成为重要的新增长点之一。尽管目前物业管理行业目前仍是一个分散程度很高的行业,但近年来物业管理服务市场随着政策、市场竞争及信息技术的变化而日趋集中,龙头公司各项业务增速已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尤其是少数领先的物业管理服务公司不断通过收购合并提升管理标准及核心竞争力。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类似佳兆业分拆物业上市,也是因为房企追求物业服务进一步专业化的结果,而且物业上市的标杆企业是不多的,类似上市,也使得大家更关注存量市场和物业服务市场。
“从增值服务来看,其实是强调了寻找新的盈利机会点。但是很显然,当前的增值服务是投入大,回报少。”严跃进称。
严跃进表示,物业服务推出的智能化也是促进物业管理高效的一个特点,而从实际情况看,类似物业平台需要将科技做更到位,不能单纯所谓高科技,而是要结合业主的需求做更人性化和便利化的服务。
“物业公司不赚钱,也难以融资,所以通过此类分拆上市,是有较为积极的意义的。”严跃进认为,类似滨江服务IPO的模式,很大程度上也说明了一点,即此类企业不断会寻找新的模式,类似“资产”的概念,比“物业”的概念更为灵活,充分体现了当前房地产市场转型的需求。对于此类分拆上市来说,也说明资产管理和存量物业运营的时代到来了,总体上说明大家对于房地产市场的阶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会从实际情况出发,积极上市,未来此类上市企业的融资方面和并购方面的动作预计会加大。
【记者】李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