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正文

农业,广东科普教育基地一大亮点


本文作者:乔宇。从事媒体工作多年,现为自媒体《岭南农经》创始人,擅长撰写有关三农题材文章。

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美丽乡村建设的加速,广东各地催生了许多集教育、游览、观赏、体验、互动于一体的农业场所,以趣味性、知识性、科技性的活动或项目,向广大市民普及传统农耕文化、农科知识、现代高科技农业技术等,受到了广大青少年学生与市民的热捧。

笔者发现,在目前全省255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中,农业主题的占比较大,成为了广东科普教育中的一大亮点。这些基地,结合当地特色农业或农业科研单位的资源优势,打造了一批集农业生态旅游、科普教育、拓展训练、休闲养生于一体的国家或省级科普教育基地。

“公办”科普基地肩挑社会重任

例如,由省科协去年1月命名并授牌的广东广垦热带农业公园,在挂牌不到1年的时间里,已开展了多场别开生面的大型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广垦热带农业公园的农业嘉年华活动,聚集了现代农业的种植奇观:通过现代温室栽培技术,将种植展示与景观设计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分别以蔬菜、瓜果、南药等农业元素为主题,通过科技高度集成创新、结合艺术创意手法,打造了“蔬之物语”、“瓜样年华”、“灵草秘境”3大主题景观,从全新的视觉展示了农艺景观,以及各种现代农业种植科技。

‍‍‍‍‍在去年9月23日举办的茂名农民丰收节上,广垦热带农业公园会场不但展示了茂名绿色、优质、特色、品牌的名特优农产品,还展出了当地传统农业生产工具、生产方式、现代农机具的发展历程和丰硕成果,为当地青少年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农业科普课。

‍‍‍‍‍

而在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中,有着“植物王国”之誉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非常重视农业知识传播与科普教育工作,每年入园参观游客数约200万人次,其中青少年20多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据相关人员介绍,在每个植物生长季、节假日等,华南植物园均会开展生动有趣的活动,成了广大中小学生的科普大讲堂。如,去年开展的《“小伞大世界—华南常见蘑菇识别”科普课堂》、《“察颜观色”趣味植物科学实验》、《“种子的奇妙旅行”自然导赏课程》、《“常见有毒植物识别”科普课程》等主题活动,场场爆满,是小朋友们认识植物世界的重要校外课堂。

目前,华南植物园现已建成科普信息中心等知识传播场所和爱国主义教育设施,开展公众教育理论方法研究与实践,常年举办各类科普培训与大型科普活动,先后荣获全国科普日活动先进单位、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中科院科学传播先进单位、十佳广东省科普基地、广州市最受市民欢迎的科普基地、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优秀基地等荣誉称号,而且被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部联合授予“国家科研科普基地”称号。

“民办”科普基地有声有色

有人认为,作为有强大科研支撑或国家经费支持的“公办”科普基地,办得成功,不足为奇。其实不然,在我省众多优秀省市级科普基地中,大部分是企业兴建“民办”性质的基地,他们紧紧抓住市场需求,走市场化办科普之路,并不输于“公办”基地,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例如,省科普教育基地——佛山盈香生态园就是一个典型。他们以自然课堂形式,推出了多项研学主题旅游,让小朋友在游玩中研学,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有力地提升中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了我省最受学生欢迎的研学旅游。

在去年学生秋季研学旅游中,盈香生态园推出的“自然课堂”研学课程,鼓励学生走出教室,在实践中观察、学习自然科学知识。以自然环境为背景,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使孩子融入大自然,通过系统的手段,实现儿童对自然信息的有效采集、整理、编辑,形成社会生活有效逻辑思维的教育过程。

盈香生态园负责人罗女士表示,在研学旅游项目中,该生态园重点打造“行走的课堂”课程,目的是为了将孩子们在课堂上、书本中所学的静态课程转化为动态课程,使其成为孩子们早期“学以致用”的手段和重要的人生体验,增长见识,扩宽视野。如红色旅游,能让小朋友接受红色传统革命的洗礼,亲身体验感悟激情燃烧的岁月。

在远离城市的省级科普教育基地——粤北山区的韶关粤凰生态农业科技园,办得也不比珠三角逊色。它承担着“广东瑶族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收集、种质资源库的建立及重要瑶族药用植物资源的挖掘”、“粤北山区林下药用植物党叁规范化种植及示范”等20多个产学研项目,暑期吸引了许多大学生和中小学生,去探索和学习自然界中生物科学知识,体会到大自然无穷的奥妙与神秘。在大自然的课堂上,传授着学校里无法学到的许多科学知识。

看了这篇文章之后,

大家对科普基地是不是有了更多的兴趣呢?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2018年度“十佳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评选活动

正在进行!

大家如果感兴趣,

可以戳上方链接了解更多详情噢!

热门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编辑:Carine

审阅:章淼

来源: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