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廿四学堂·立夏
今日,立夏至。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也称“春尽日”,意味着告别春天,夏季开始。
正所谓“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立夏过后,日照渐增,气温渐升,雷雨渐多,南风习习,夏日悠悠。
立夏过后,日照渐增,气温渐升,雷雨渐多。
历书云: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立夏有三候:一候蝼蛄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此时,万物褪去了春日的青嫩,进入生长旺季,俊秀繁茂。
时至立夏,天地始交,万物并秀。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时至立夏,天地始交,万物并秀。禅城亚艺公园内,绿树成荫,繁花似锦,风暖人间草木香。
立夏养生,重在养心。中医有“吃苦度夏”之说,苦瓜,味苦,性寒,入心、脾、肺三经,正是一味养生好物。
南海狮山谭边村,大顶苦瓜正当季。戴嘉信摄
南海狮山谭边村,大顶苦瓜正当季。叶片和藤蔓间,苦瓜花鲜黄绽放,果实若隐若现。
大顶苦瓜味带甘甜,煎、炒、焖、炖、蒸、煮样样行。刺身消暑,榨汁清热,一瓜演绎百般滋味。
一瓜演绎百般滋味。
苦瓜刺身。
苦瓜入菜。戴嘉信摄
春渐藏,夏初长,“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春去夏来,一个新的篇章开启了。在这万物繁茂的热情初夏,让我们一起迎风再出发。
■知多点
吃“苦”养心需有度,“廿四学堂”话你知!
夏季炎热,易使人们出汗多,耗心阴、损心阳,除了容易中暑,不注意防范养生,也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夏季炎热的气候会干扰心神,使人心情不宁,心跳加快,烦躁易怒。今期“廿四学堂”请来佛山市中医院心病科副主任中医师贺青军,与大家科普“吃苦”二三事。
祖国医学自古有“吃苦度夏”之说。《本草纲目》记载:苦瓜,气味:苦,寒,无毒,主治: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适当吃些苦味食物,可入心经而降泄心火,心火去而神自安,对延年益寿大有益处。
“吃苦”有益,但须食之有度。以下三类人建议慎食:
1.孕妇、脾胃虚寒者或大便溏稀者慎用,可能会导致呕吐泄泻。
2.骨病患者不宜过多食苦。中医认为,苦属阴,骨也属阴,气同则入,所以苦走骨,骨得苦则阴更盛,表现为骨重而行动不便。
3.阴虚体质人群慎食。老年人如果平素有形体消瘦、手足心热、午后低热、夜间盗汗等阴虚体质的表现,要避免过多食用清苦降火之品。
当然,普通人吃苦瓜也要适量,以免寒凉伤及脾胃。
大顶苦瓜。戴嘉信摄
贺青军推荐了4款苦瓜治疗方,大家快来收藏:
1.苦瓜粥:
材料:苦瓜150 克,大米100克,调味品适量。
做法:将苦瓜洗净,切丝,入沸水中氽片刻备用。大米淘净,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调入苦瓜、食盐等调味品,煮至粥熟即成。
功效:可清热祛暑、解毒消肿。适用于中暑、暑热烦渴、痈肿疮疖、热毒痢疾等。
2.苦瓜塞肉
材料:苦瓜200 克,猪瘦肉150 克,调味品适量。
做法:将苦瓜洗净,切段去籽;猪肉洗净,剁碎,加鸡蛋、酱油、食盐、味精、葱花、生姜等拌匀,塞入苦瓜中,置油锅中煎或炸熟服食,每日1 剂。
功效:可清热利温, 适用于湿热下注、小便短黄、精液黏稠量少无精或少精、泌尿系感染、苦夏等。
苦瓜花。戴嘉信摄
3.苦瓜茶叶饮
材料:鲜苦瓜、茶叶、蜂蜜各适量。
做法:苦瓜截断去瓤,纳入茶叶,对合后悬挂通风处阴干,每取3~5克,沸水冲泡,加蜂蜜适量,代茶频饮。
功效:可清热解暑,适用于暑热症。
4.苦瓜花茶
材料:苦瓜花、茶叶各10克。
做法:材料放入杯中,冲入沸水适量,浸泡5~10 分钟后饮服, 每日1 剂。
功效:可疏肝和胃、理气止痛,适用于脘腹胀痛、胃脘不适等。
【策划】陈禧彤 杨晖桃
【文案】陈禧彤 王虹丹
【拍摄/剪辑】戴嘉信 实习生姚佳烁
【配音】杨馥铫
【制图】严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