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县正在努力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生命健康产业基地。7月18日,惠州市罗浮山红脚艾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在罗浮山管委会举行,来自惠州当地政府部门、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相关企业的30多位嘉宾各抒己见,从科技引领、文化贯穿、品牌领航、政策助力等方面,就如何发展红脚艾产业助推惠州生命健康产业建言献策。
作为罗浮山的道地南药,红脚艾有着源远流长的药物应用史。在研讨会上,暨南大学生物医药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一飞认为,红脚艾拥有罗浮山及葛洪、鲍姑历史文化等优势,但要如何把罗浮山独特的生态资源、旅游资源、文化资源与中医药发展融合起来,仍需当地政府思考解决。
广东暨晴生物医药科技公司董事长黄建香介绍,目前该公司已与博罗县柏塘镇合作,在当地建设了500亩艾草种植基地。接下来五年内计划分期增加种植面积,打造红脚艾三产融合产业基地。
2019年初,在第一批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名单中,惠州博罗南药产业园入列。根据规划,博罗县南药产业园将包括罗浮山、罗阳镇、长宁镇、观音阁镇、柏塘镇等4个镇域和1个管委会,按照“一核、两翼、一带、多基地”发展蓝图,重点打造成集聚加工、科研创新、生产示范、休闲旅游等综合功能的农业产业综合体,以联农带农利益共享、产业链服务匹配、三产融合形成若干微观生态链,并发展壮大博罗罗浮山南药品牌。
“南药产业园很多,但惠州要做出特色,例如红脚艾就是其中之一。”王一飞建议,惠州可加大红脚艾地方特色产品产业链的开发与推广,深入红脚艾原料开发,建立规模化种植标准和质量标准,发展生命健康产业,可以点带面,抓住红脚艾等本地特色南药的资源打造品牌。
博罗县生命健康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博罗将积极培育本地特色中草药全产业链条,深入挖掘利用红脚艾、沉香等道地中草药的药用价值、文化价值、旅游价值,培育从种植到深加工、到健康服务的全产业链条,着力打造博罗特色健康品牌。
记者了解到,博罗计划近期出台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用科学的规划解决好生命健康产业空间布局问题,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同时,全力服务好平安集团健康项目、岭南药用植物园等起步项目建设,推动项目尽快落地投产,助力惠州生命健康产业发展。
【记者】廖钰娴
【通讯员】饶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