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晚上,夜幕下的东莞篮球中心,座无虚席。
2019年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1/4决赛上,NBA名教练波波维奇率领的美国队移师东莞,迎战法国队。最后,法国队爆冷以89—79击败美国队。而在之前一天,塞尔维亚与阿根廷也在同一个场地进行强强对话,为观众带来精彩的世界级比赛。
两场1/4决赛的打响,意味着东莞赛区的比赛达到高潮。而在今天晚上5—8名排位赛结束后,东莞承办的13场比赛也宣告圆满落幕。
今年是东莞篮球的高光之年。东莞新彤盛女篮和广东宏远男篮在职业赛场先后夺冠,东莞女篮与东莞男篮也在省篮球联赛上捧起冠军奖杯,实现全国职业篮球联赛和省级篮球联赛的“全满贯”。
而作为本次篮球世界杯的主办城市之一,经过几年来的筹备,东莞成功通过篮球世界杯这一大型国际赛事,展现全国篮球城市风采,助力“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
城市名片根植于人们对篮球的热爱
民间有一句话:“中国篮球看广东,广东篮球看东莞。”由此可见篮球在东莞的地位。
对于东莞而言,篮球无疑是一张亮眼的城市名片。这张城市名片的形成不仅在于职业联赛和国际赛场上的顶尖选手,更在于根植于这片土地的对于篮球的热爱。
广东省篮球协会副会长、东莞市篮球协会名誉会长方伟民描述了这样一幅画面: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场民间篮球赛可以吸引周边群众坐大货车来观看,整个露天篮球场边上站满人,甚至有人爬树、上屋顶……只为找到最佳的看球位置。
早在1984年,国家体委举办“丰收杯”全国首届农民篮球比赛,代表广东参赛的东莞常平队夺冠,这也是真正意义上属于东莞的首个全国篮球冠军。
这座全国冠军奖杯,点燃了东莞人民对于篮球的热情。
1986年,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可容纳1800人的全国第一座乡镇级多功能体育馆——常平体育馆正式落成。
到了1993年,“中国第一家民营职业篮球俱乐部”广东宏远在东莞诞生,并在之后的日子里,夺得了9个CBA总冠军,成为联赛历史上唯一的“九冠王”。
除了广东宏远外,东莞在最鼎盛时期曾经同时拥有广东宏远、东莞新世纪(现深圳领航者)、广东女篮、长安柏宁、香港新丽宝5家职业篮球俱乐部。
其中,广东宏远、东莞新世纪更是作为同城兄弟征战2005—2015年期间CBA联赛,也这是CBA历史上首次在一座城市出现两支征战中国顶级职业篮球联赛的俱乐部。
这样雄厚的篮球俱乐部积淀,放眼全国也难以找出第二座城市相比拟。
2004年2月23日,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东莞为“全国篮球城市”,这足以证明东莞的篮球根基,而篮球也在真正意义上成为了东莞的标志。
职业联赛与民间比赛均获佳绩
今年东莞篮球所取得的优异成绩,把这张城市名片擦得更亮。
在CBA的24个赛季中,曾有两支球队对联赛冠军形成过“垄断”之势,一支是八一队,另一支便是广东队。本赛季之前,两队都夺得过8次总冠军。其中,有“华南虎”之称的广东队在CBA的24个赛季中从未缺席季后赛,并连续17年进入四强,14次打入总决赛。
5月3日晚上,2018—2019赛季CBA总决赛第四战在新疆红山体育馆打响,广东宏远队以103—98战胜新疆队,拿下队史第9个总冠军,成功加冕“九冠王”,成为联赛历史上夺冠最多的球队。
东莞新彤盛女篮今年也拿下了队史首个冠军。这是时隔八年,再次闯入WCBA总冠军决赛的东莞女篮队史上第一座WCBA总冠军。
在球场上时间逐渐走向零的那几十秒内,东莞女篮队员沈怡与队友们相拥而泣。这个冠军对她来说意义重大——这是她第三次冲击WCBA冠军,前两次都惜败,如今在东莞圆梦。
而在民间赛场,东莞篮球同样表现出色,今年也夺得了男女子省级联赛冠军的“大满贯”。
在粤男篮联赛的五年里,东莞队皆轻松进入总决赛且取得了五届比赛的总冠军,霸主地位难以撼动。这支球队在联赛史上仅输过一场比赛,这也充分显示了东莞民间篮球的强大。
为东莞民间篮球提供人才储备的,是连续17年举办的东莞市篮球联赛。联赛实行升降级制度,同时政府划拨篮球专项资金,加上民间企业家的支持,为各队队员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
在多方努力下,市联赛在营造篮球氛围、发掘体育人才方面起到巨大作用,被当地民众亲切地称为“民间CBA”。
“在东莞,无论你是哪个年龄段的,只要想打篮球都会有比赛。”方伟民说。
高水平比赛与篮球人才培养双向促进
与各级篮球联赛火热交相辉映的,是东莞篮球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专业和高效。在东莞举办高水平篮球比赛,与东莞篮球人才的培养呈现出双向促进的良好局面。
朱芳雨是宏远王朝的建立者和亲历者,如今是这支球队的总经理。如何让宏远越来越好,保持他们在CBA联盟里的竞争力,帮助东莞夺得更多荣誉,是如今朱芳雨思考得最多的问题。
“我来东莞21年了,伴随着东莞成长。”他说:“东莞的球迷给我们球队非常大的支持,我们也希望可以让东莞的篮球更加火爆,让更加多人参与到篮球这个项目里来。”
在朱芳雨看来,与大多数CBA球队里新人很少能有充足的上场时间的情况不同,在宏远队的管理理念里培养年轻人从来都是球队工作的重中之重。
12岁那年,胡明轩被杜锋选中,从遥远的新疆带到东莞。在宏远青年队的六年是胡明轩基本功慢慢变得扎实的六年。“在这边有很多教练都很用心地帮助我成长,对我在技术、身体素质、对篮球运动的理解方面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他说。
东莞篮球的群众基础造就了专业的篮球队,而当专业篮球队形成一定影响力后,又吸引了更多篮球爱好者,进而推动业余篮球的发展。这就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在方伟民看来,当一个地区的体育进入一种良性循环,才能得到长足发展。除了职业篮球与业余篮球相得益彰的发展,新鲜血液的培养也是良性循环中的重要一环。
东莞市体育运动学校篮球教练丁万松曾参与市体校女篮的组建工作,到全国各地寻找好苗子。他说,那段去找苗子的日子,他几乎就是每天到处飞。听到有好苗子,就直接飞到当地去看,只要觉得孩子的素质符合要求,就到孩子的家做父母的工作。
由丁万松选拔和培养的球员在国内、国际篮坛上初露锋芒,广东女篮的李月汝、广东宏远队的徐杰在职业联赛大放异彩。
不仅是篮球职业学校,在东莞的中学校园里也培养出了不少出类拔萃的篮球人才。
东莞市第四高级中学、光明中学在全国高中篮球界都是响当当的名字。去年在亚运会夺冠的选手中,黄文威和曾冰强就来自第四高级中学这所传统篮球名校。
开放包容精神让全国篮球人才汇聚东莞
东莞篮球氛围是如何形成的?在业内人士看来,东莞是球员自己的家,在这里安居乐业,家人也能得到俱乐部的照顾。再加上东莞城市发展越来越好,很多球员都愿意在这里扎根。
在东莞圆了冠军梦的沈怡对此深有体会,她说:“每个球队都有自己的文化,东莞女篮的文化,就是凝聚力强,大家相互包容鼓励,而不是相互指责。”
刘志敏是东莞南城体委主任,她在1992年与丈夫马永忠来到东莞,为篮球事业打拼。在她看来,东莞这座城市是非常包容的,对外来打拼的人很友好,这让大家更加热爱东莞,愿意为这座城市努力拼搏。
来到东莞已经10年的丁万松特别喜欢东莞这座城市。他说,东莞给了他发挥自我的平台:“这座城市给人的感觉特别好。东莞的篮球氛围很好,从小学、初中、高中,到每年市里的各级篮球联赛,开展得如火如荼。这是篮球人梦寐以求的城市!”
在方伟民看来,东莞篮球的成绩打造了城市名片,城市名片反过来带动了篮球的发展。
东莞篮球人才的聚集有赖于点滴积累。在高水平赛事、高水平队伍带动下,全国各地大学生、业余的高水平选手都向往在东莞这个篮球宝地发展、成长。很多运动员来到东莞时水平很普通,但是在东莞逐渐进步并取得佳绩,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如今,篮球赛场上的奋勇拼搏、敢为人先成为融入人东莞血液中的城市精神。借本届男篮世界杯的东风,东莞正努力把“全国篮球城市”的名号进一步升级,成为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的篮球城市。
RytisVYSNIAUSKAS是立陶宛的一名记者,除了赛场和酒店,他还去了酒店附近的饭馆、酒吧、公园。他认为东莞人很友善、热心。
“在场馆内每个人都想帮助我们。”他说,东莞是一个很大的城市,虽然他大部分时间都在球场内工作,但东莞依旧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这里让人感到安全、舒适”。
通过男篮世界杯,东莞在传播和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为东莞吸引高端要素特别是优秀人才资源营造良好环境。
【记者】龚名扬 靳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