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上方看视频
一曲尺八响起,辽阔、空灵而又恬静,让人心旷神怡。近日,被誉为“笛仙”的著名管乐演奏家张笛来到东莞市文化馆“名家课堂”,带来一场名为“笛箫韵”的管乐讲座。他用现场示范和点评的方式,与600多东莞市民共度了一个管乐飘飘、疗愈身心的下午。
张笛认为,呼吸是管乐艺术的核心,也是将管乐练习融入生活、无处不在的最佳契机。他表示,在传统艺术之中,无论器物之美、丹青之妙,还是琴棋书画、哲思体悟,“气”,都是东方文明精神与生命结合的重要象征和必经的体验。
他在现场示范了同样的旋律用不同的管乐来演奏能表达出什么样的情绪。在他的吹奏下,竹笛的华丽、洞箫的空明、Shepherd笛的温暖、尺八的辽阔……等等一览无遗,让听众如痴如醉。
“管乐在对气的体验上最为直接,即基于呼吸这一先天机能,外化为声、音、韵和律;又对气的描述最为精确,即借助声音的微妙震动而产生的身心共鸣。”他说。
当天,张笛还带来了由他自己设计、制作的无孔箫——无漏,这支萧无封顶、无指孔、无基音孔,基础音只有高低八度的三个音,但在张笛的手指、嘴以及气息的配合下,照样展示出了音乐的高低、长短、明暗、虚实和厚薄。
在讲座最后的互动环节里,张笛耐心解答了市民在管乐研习上的疑问,现场演奏了一些教科书级别的示范曲。
管乐爱好者现场提问应该如何掌握节奏,张笛回复认为,节奏是一种持续的惯性,就像走路一般,因此不建议用节拍器,而是利用自己的生理上的、内心里的律动。
“可以在走路时一边哼唱音乐一边熟悉节奏,让身体记忆住,然后在演奏时将节奏带入到音乐里去。大家也可以一边听录音一边哼唱,总之就是熟悉曲子,先哼唱熟。”他说。
【记者】 龚名扬
【图文/视频 】龚名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