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莞,一种博物馆与城市的关系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博物馆和展览来到东莞,而非来到东莞才选择博物馆。
6月初,每逢周末和节假日,东莞市博物馆(下称“莞博”)有限的预约名额便被一早抢空,东莞市民纷纷走进博物馆,围站在展柜前近距离观赏远道而来的“国家宝藏”。一场新的“文博热”在东莞掀起。
这是由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宝鸡市文物局、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东莞分社主办,东莞市博物馆、法门寺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承办的“大唐宝藏——法门寺地宫文物精粹特展”(下称“‘大唐宝藏’展”),这是法门寺地宫文物首次大规模来到广东展出,60件精美展品中包含29件国家一级文物。
如果说年初“华彩宫瓷”展的成功出圈是莞博小试牛刀后的意外之喜,那“大唐宝藏”展的火爆,则是莞博精心策划、瞄准市民喜好发力后的意料之中。
6月8日,莞博馆长李历松在全国展陈资质证书培训班上分享“大唐宝藏”展时提到,“博物馆不仅是遗产投影机,更是新文化发生场。如何在历史叙事的基础上构建当代叙事?答案是给传统文化加上当代表达。”而这,正是“大唐宝藏”展火热的背后,莞博所下的一招妙手。
小而精、小而美
提炼概念打磨细节构建展览审美观
“‘大唐宝藏’展虽然是个小展览,但我们花了一年多时间策展和尝试,让这个展览起码做到小而精、小而美的高度。”小而精、小而美,是李历松给“大唐宝藏”展的定位,也是在策展之初便定下的目标。
与“华彩宫瓷”展一致,本次展览中,莞博再次跳出既有的展陈方案,在展览概念和大纲文本上另辟蹊径,又一次考验了博物馆人策展的“当家本领”。
市民在展柜前欣赏法门寺地宫文物
据介绍,法门寺地宫出土的文物等级之高、品类之繁、数量之多、记载之清晰、保存之完好,在中国考古史上实属罕见,是20世纪中国隋唐考古重大发现之一。想要外借法门寺地宫文物并非易事——从发掘至今,法门寺文物在国内鲜少大规模外展,在广东则从来没有。
借成文物的一大原因,与去年7月在长沙市博物馆举办的“地宫宝藏”特展有关。李历松时任长沙市博物馆副馆长,已和法门寺博物馆打下了良好的合作基础。到莞博任职后,他推进了展览的落地,“考虑到东莞的展陈空间比长沙小,我们就决定挖掘内容,解读法门寺的内涵,于是便提炼出了‘大唐宝藏’这个概念。”
开展前,工作人员正在点交文物
概念确定后,莞博开始思考策展的核心——展陈大纲。“我觉得你这个标题取得太大,和展出文物的体量不符合。”“我觉得用诗句的方式挺好,但是这几句诗太过直白,少了一些意境。”几个月里,莞博保管部主任杨晓东曾多次带着手写的大纲,一遍遍与业务副馆长曲庆玲和李历松一起打磨。
最终,莞博交出了一份颇有新意的展览大纲。展览分为“万遍磨不磷 千回涅不缁”“穷天地庄严 极人间焕丽”“人歌小岁酒 花舞大唐春”三部,千年地宫、皇家寺院、千峰翠色、金昭银辉、异域奇珍、四海无波、香盈满袖、茶沁溢远八卷,以“经卷”形式设计,让观众如缓缓打开一卷雄浑豪迈、开放包容的大唐盛世之书。
“大唐宝藏”展现场
展览的美学观也以此为基础构建。
走进展览第一部分,首先要穿过一个合十手印形状的多重门,随着光线慢慢暗下,展厅中部出现一座金光灿灿的浮屠,周围的墙上隐隐约约能看到历史石刻的文字。在黑色和金色的烘托下,文物的庄严感油然而生;第二部分以青色空间和纱帘烘托秘色瓷之美,以紫色衬托大唐金银器的华丽;第三部分则以深红色背景和仕女图营造盛唐色彩,“每个色彩都有其独特的语言,层层递进,让你如翻书一般,每打开一页都能发现一个惊喜。”
“大唐宝藏”展第二部分以青色和紫色为主色调
在博物馆的展陈设计中,细节是构建审美力的关键。在李历松看来,文物周围的10厘米恰恰是文博高手间“巅峰对决之地”,能将其做到极致的展览少之又少。短短的10厘米间,除了灯光和展柜,最重要的便是文物托架和说明牌。
唐鎏金银戒指的托架被切割为钻石边缘形状
在“大唐宝藏”展中,稍小的文物被三层磨砂亚克力板层层叠叠托起,构成金字塔般的美学感;迷你的唐单轮十二环纯金锡杖被中空的亚克力支架架起,颇具精致感;直径仅2.4厘米的唐鎏金银戒指,则被摆放在一个边缘切割成钻石形状的亚克力台上,这是参考当代人展示戒指时的摆台设计而成,融入了时兴的审美。
谈及这些新尝试的原因,莞博表示:“观众对博物馆有新的需求,我们不能够用旧的地图去创造新世界,也不能把观众放在旧地图中寻找新路径。我们需要给观众新的东西,引导他们接受新的文化欣赏形式、审美形式和消费形式,这些引导不能只在传统的东西里打转,所以我们在展览里做了这些尝试。”
出妙手、玩穿越
以现代方式诠释文物历史观价值观
金杯银杯不如观众的口碑。在“大唐宝藏”展的展厅里,不时会听到这样的话语——“原来真正唐朝的金银器物比影视剧里的还要华丽。”“唐代的审美真的太好了,感觉这些花饰和纹理比现在的还要高级不少。”“原来唐朝人也和东莞人一样爱香道和茶道。”
唐鎏金鸿雁纹银茶碾
唐鎏金双蛾团花纹银香囊
展厅内部,让观众停留较久的文物便是唐鎏金双蛾团花纹银香囊和唐鎏金鸿雁纹银茶碾。莞博提炼出了东莞人民喜爱的文化符号,将这两件展品置于独立展柜中全面展示,无形之中架起了一座让东莞观众理解唐朝生活的桥梁。
截至目前,“大唐宝藏”展吸引的观众已从东莞本地扩大到广州、深圳,最远的观众来自西安和北京。不少市民从古今对比之中寻找到自己与唐朝的联结,发现了唐文化的有趣之处,因此爱上了展览。
近年来,国风、国潮在市民中饱受青睐。从服装到潮玩,甚至到生活方式,国风、国潮又一次复兴。同时,随着沉浸式逛展的流行,市民们更迷上了身着汉服走进博物馆,把博物馆视作一条时空隧道,由此踏上溯古之旅。而在国风、国潮之中,唐朝有着独一无二的文化符号——“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从唐诗到影视剧,唐朝的繁盛与华美,早已在市民心中播撒下一颗颗种子。
市民在《长安十二时辰》背景前拍照打卡
于是,着力打造沉浸式展览的“大唐宝藏”展瞄准了市民的喜好。从一楼展厅开始,四周的墙壁被布置成大唐西市的模样,换上了“新颜”。莞博宣教部主任杨畦介绍,为了配合展览的沉浸式体验,宣教部在“大唐西市”中设置了丽人阁、芝兰坊、烹茗坊、制香坊和水墨坊,让观众全方位、多角度学习了解唐代文化,感受现代与古代生活的关联。
对于公共博物馆来说,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在于引导公众以当今的思维理解古代的事物,传递一种多元化看待历史的观点。
“大唐宝藏”展开幕式现场的《敦煌》表演
莞博遵循此思维,把历史留下的“吉光片羽”放大,向观众阐释属于唐朝的时代文明。因此,“大唐宝藏”展出版画册、举办专业讲座、编印青少年读物,并重点打造了展览配套的观展教育活动“玄宫手纪——法门寺地宫探秘活动”。“玄宫手纪”以沉浸剧本游的形式将观众带入考古学家首次探秘地宫的全过程,以考古发掘的角度,进行展览文物的科普,让观众通过自主探究,潜移默化地感受法门寺文物所反映的时代文化的融合,以及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价值观。
“大唐宝藏”展开幕式现场的独舞表演
尽管宣教活动早已成为莞博的名片之一,但李历松仍谦虚地表示:“按文化现象来说,法门寺文物在文博圈有顶流的影响力,大规模外展本身就是现象级。我们适当的包装、开展教育活动和宣传工作,都只是为这件本身就华美的‘袍子’锦上添花。”
“大唐宝藏”展开幕式现场的簪花仕女图表演
办特展、造品牌
为东莞文化发展贡献“莞博方案”
毫无疑问,展览是博物馆最有分量的品牌。
2022年,莞博已举办了两个“东莞品质文化之都·大美中华文明”特展——“华彩宫瓷”展和“大唐宝藏”展。其中,“华彩宫瓷”展在2月中博热搜榜“博物馆热搜展览推介”十大热搜展览中位列第五,“大唐宝藏”展在5月十大热搜展览中位列第七,两次展览均受到全国网友的高频搜索和较高关注。
这是莞博今年率先交出的两张“成绩单”。两度上榜是“莞博方案”获得认可的体现,也让莞博逐步成为东莞当代文化的一张名片。
而莞博成为文化品牌的原因,表面上看是外借重量级展品实现“出圈”的外功,但其实更离不开创新展览策划、打造原创IP的内功。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水晶枕
位于莞博三楼常规展厅的《古代东莞》历史文物展,如今又趁着特展火热的“东风”,收获了不少观众。出于对特展的喜爱,不少人在观展后会移步三楼,再次细细品味这个一度被忽略的精良展览。
谈及莞博品牌的后续建设与发展,李历松坦言,挖掘本土文化和举办外借文物的特展是博物馆两项重要工作,此前,莞博做过很多挖掘岭南和莞邑文化的展览,接下来想要朝着精品展览打造,但因为馆内现有的展陈空间有限,基本没有新空间,便想把精品本土展览留到新馆建好后推出。
鎏金铜浮屠(复制品)
“现在只有二楼有临展厅,我们还是想把‘文物活起来’概念做透,做出一些吸引大众、有一定影响力的产品。我们现有的馆藏文物可以和这些展览融合,用联合发展的概念激活自身,重点发挥博物馆作为文化和文明交流平台的功能,我觉得这个功能和发掘本土文明一样重要。我们将继续打造好‘东莞品质文化之都·大美中华文明’系列特展品牌,形成莞博自己的文化IP。”李历松表示。
在莞博看来,东莞的文化特质决定了本地博物馆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吸纳性。李历松说道:“因为博物馆是一个全社会共建共享共有的舞台,要和城市共生,和城市的气质形象、目标共振。博物馆是城市文化的一张名片,是文化交流的平台,也是城市文化的一个注解,我们希望如东莞产业的世界化布局一样,让东莞文化也可以面向世界,引进来、走出去。”
唐鎏金银龟盒
步履不停,莞博掀起的“文博热”将持续下去。在即将到来的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莞博将举办考古大咖讲座、文物捐赠仪式和工业遗产研究体验活动,借此宣传文物保护,更好地“让文物活起来”,切实推动文物保护利用成果与市民共享。
今年12月,莞博将推出下一个“东莞品质文化之都·大美中华文明”特展——齐白石精品展览,讲述齐白石艺术史,为市民呈现不为人知的齐白石故事。
【撰文】马新杰 何绮莹
【摄影】黄伟兴
【策划】靳延明
【统筹】马新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