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千年古村的龙舟文化火了!2019年,有28个国家的嘉宾走进车陂龙舟文化展览馆,超过250个团体近10000人次了解参与龙舟文化……12日,记者从一水同舟“创新传统文化推动社区实践”文化沙龙获悉,去年,开馆一年的车陂“一水同舟”龙舟文化展览馆已成为龙舟文化集中展示窗口。今年,车陂龙舟文化将走入法国、新西兰、埃及等地,让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社区融合创新:
多元主体参与文化活动
车陂是广州最大的城中村之一,如何促进来穗融合、提高社区居民活动参与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推动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怀着保育车陂村传统文化初心,自2017年开始,“一水同舟”龙舟文化品牌将龙舟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公益慈善、社会治理相结合,联动广州各大高校和广州大剧院等多元主体,以产业化打造创新性发展车陂龙舟文化。
通过多个公益项目和文化活动的打造,车陂创造性转化传统活动场景。2019年,推出了“一馆”“一节”“一剧”“一曲”“一视频”“一项目”的“六个一”活化非遗项目,让传统龙舟文化焕发时代活力。如今,不仅村里的来穗人员划起了龙舟,还引入各方力量参与龙舟文化传播中。
1500多年历史的车陂古村已逐步变成热闹非凡的人文景观网红点。村容村貌的日渐改善,让本土居民与来穗租屋人员得到生活上的便利与归属感的增强,创造性转化传统民俗文化的新场景。
在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周如南看来,社会转型过程中,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衍生出越来越多的城中村,撤村改居的过程中社区治理面临诸多问题,“广州市车陂村对传统龙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粘合多元主体的利益需求,与乡村振兴战略、生态文明、公益慈善相结合,打造了以龙舟文化为核心的品牌文化,建设乡村基层社区共享共建共治的社区治理格局。”
龙舟文化“火”了:
千年历史车陂古村迎来世界游客
150多岁的宗祠前奏响悠扬的竹笛声;气势磅礴的男子群舞“龙舟舞”引来阵阵掌声……2019年广州大剧院联合天河区民间文艺家协会、车陂龙舟文化促进会以及七大高校创作全球首部“龙舟剧·祠堂版”《车陂龙舟最有戏》,通过戏剧的形式展现车陂龙舟、龙形拳、百年童谣等岭南人文风情,用艺术带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引起社会好评。主办方透露,全新的舞台版龙舟剧也在密切创作中,有望于今年端午前后公开演出。
在车陂村,“一水同舟”龙舟文化展览馆,于2018年12月18日正式开门迎客。该馆由车陂村打造,本展馆内的所有展品均由车陂龙舟文化促进会动员全村村民及龙舟爱好者、龙船会等各方各面共同捐赠,可谓汇集全村及各方力量。
记者了解到,开馆一年时间里,这里已成为龙舟文化集中展示窗口,2019年展览馆接待了来自超过250个团体近10000人次的访客。而“一水同舟·国际龙舟文化艺术节”也引发社会热烈反响,相关活动现场参与人数逾50万人次。
“目前已有28个国家的嘉宾走进车陂龙舟文化展览馆,而新一年我们将用更大力度将车陂龙舟推出去,目前正策划将车陂龙舟文化带入法国、新西兰、埃及等地。” 广州市天河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会长、车陂龙舟文化促进会党支部书记苏志均说。
【记者】郭苏莹
【摄影】孔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