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惠州新闻 > 正文

实施大执行格局,惠州人大、法院合力破解执行难


执行难是长期困扰审判工作的问题,也是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反映比较强烈的热点之一。为此,最高人民法院此前提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

在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攻坚战中,惠州市人大常委会主动作为,持续监督,与人民法院合力,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

现象案多人少执行不易

日前,申请执行人陈楫龙代表自己和5名同事上门向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表达感谢之意。原来,他们6人共涉56万元欠薪一案在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后,隔天就履行完毕。强劲的执行力度、高效的工作效率、司法为民的工作作风,让陈楫龙既赞叹又感激。

不过,扭转执行工作的被动局面并非易事。“过去,大家对执行工作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与审判不同,执行工作有很多环节是事务性的,要多跑。如果按照过去一个法官带一个书记员的人员配备来看,跑不了多少。”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陈斯说。

同时,惠州法院长期以来执行工作不规范、内部管理粗放、执行质效整体不高、执行历史包袱沉重。执行改革主动创新少,未采用新模式、新方式推进执行工作发展。再加上,随着惠州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执行案件增长快,法官“人案比”较高。据统计,今年1—10月,全市法院收案28918件,同比增长32.43%;46名法官,人均结案567.72件。

“执行工作说到根本,其实就是查人找物。”陈斯说。不过,惠州执行联动机制建设起步晚,今年上半年才开始实质性推进,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与相关部门对接还需要反复沟通及推动;与银行“点对点”查控建设缓慢;全市不动产线上查控受制于全市数据归集问题,目前还仅限于惠城不动产线上查控,执行信息化项目较少,信息化应用不高,执行查控人力资源耗用大、财产查控效率低,难以满足执行案件快速增长的需要。

此外,由于执行工作中不少事务性环节需要辅助人员来做,但全市法院特别是基层法院普遍存在辅助人员流失严重、队伍缺乏稳固性的问题。

行动人大重点监督推动解决执行难

“市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监督支持法院推进“基本解决执行难”各项工作落实。今年,市人大常委会还将这项工作列入重点监督议题。”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监察司法工委主任徐冠添说。

今年7月2日至4日,市人大调研组一行9人到市中级人民法院、惠城区法院、惠东县法院、博罗县法院进行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详细了解全市法院执行工作情况,并征求市直有关单位和部分律师的意见建议。

今年8月27日,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情况的报告》,对加强和改进法院执行工作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意见,交由市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处理。

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要进一步增强解决执行难工作责任感,把解决执行难工作摆在审判工作的重要位置,融入惠州国内一流城市建设工作大局中,提高司法公信力,维护法院裁判尊严,充分发挥好法院主体作用。市直有关职能部门要大力支持法院解决执行难工作,积极主动配合法院做好执行相关工作,维护司法权威,协同打造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要进一步提高执行办案工作质效。深入推进执行指挥中心建设,着力完善控制功能,强化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统一指挥职能,提高执行办案效率。持续开展“南粤执行风暴2019”专项活动和“四清理”专项行动,集中力量破解一批长期未结、重大疑难复杂积案,彰显司法公平正义。

要进一步完善执行工作制度机制。加强与检察、公安、财政、自然资源、市场监管、政务数据、税务、银监、银行、证券、电信等单位的沟通协调,落实联动机制运作常态化。相关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积极配合法院工作,克服“联而不动”的现象。

要进一步强化执行工作保障。加大执行信息化建设力度,完善网络执行查控系统、点对点系统和“智惠执行”系统,优化升级系统功能,打造全方位执行信息公开体系,以信息化为支撑破解执行难题。

成效执行工作多项指标向好

按照上级部署要求,市中级人民法院自觉接受党委的领导和人大的监督,克服重重困难,找准执行难原因,积极完善和创新执行司法办案工作制度机制、方法措施手段,推动执行跨越式发展。去年以来,全市两级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三个90%一个80%”核心指标全部达标,并于今年7月通过省法院评估验收。

“我们全面推进统一立案、集约管理、分散实施大执行格局。”陈斯介绍,今年10月1日开始,全市基层法院执行立案全部统一到市中级人民法院,由该院执行局负责统一立案、集约管理等工作。同时,建立全市案件调配机制、“裁执分离”制度,完善全市法院互助联动机制,出台了《关于全市法院执行实施类案件的调配规则》《关于建立全市法院执行联动互助机制的意见》。建立全市统一的网络司法拍卖辅助机构库,13家入库机构于10月正式进驻全市两级法院,该机制从10月15日起运行40天,已有184宗案件通过该机制选定承接网络司法拍卖的机构。持续完善执行联动机制和信息化建设,加强了与市公安局、自然资源局、公积金管理中心的信息共享和执行联动。截至今年10月,全市法院执行结案2.6万余件,结案率77.98%,同比提升12.61个百分点;首次执行结案率75.34%,全省排名第六名;执行质效指标、综合管理指标进入全省前五名。

“执行工作取得显著进展,人大功不可没。”陈斯说,特别是在去年底执行工作攻坚克难时,人大协助向相关职能部门协调,积极推动联动机制建立,同时,在社会上呼吁建立诚信机制。可以说,人大为推动“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作了很大的贡献。

徐冠添介绍,接下来,惠州人大还将综合监督手段,持续对审议意见进行跟踪督办,监督支持法院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推动“切实解决执行难”工作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记者】卢慧

【通讯员】何振兴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