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惠州新闻 > 正文

目标百亿级,惠州4县入围广东南粤黄羽鸡产业集群


今年4月,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名单公示,广东南粤黄羽鸡产业集群位列其中。这是我国首次启动相关建设,全国共有50个产业集群列入名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的建设启动,旨在打造集生产、加工、流通、科技、服务等于一体的产业集群,从而促进产业融合、持续促农增收、推动乡村振兴。

按照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要求,入围的特色产业集群,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加强优势特色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工营销、健全农业产业经营组织体系、强化先进要素集聚支撑和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

日前,记者在惠州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广东南粤黄羽鸡产业集群项目建设方案已经出炉。该方案结合全省各地黄羽鸡发展现状基础与潜力,充分考虑种养平衡、环境容量、市场条件等方面,确定了以惠州和清远作为产业集群建设区域。

其中,惠州将突出黄羽鸡特色,将主打中高端消费市场,重点扩大澳港深传统消费市场,适度拓展珠三角市场及东南亚市场,范围包括博罗县、龙门县、惠城区、惠东县4县(区)。

据了解,黄羽鸡又名三黄黄羽鸡、龙岗鸡、龙门鸡、惠州鸡,以种群大、分布广、胸肌发达、早熟易肥、肉质特佳而成为我国活鸡出口量大、经济价值较高的传统商品,在港澳市场久负盛名。

惠州是黄羽鸡的原产地,在东江和西枝江中下游沿岸9个县已有1700年的繁育史。如今,惠城、博罗、龙门和惠东4个县年饲养量达1500万羽,每年国家收购达200万羽以上,是黄羽鸡的主产区。今年5月,龙门三黄胡须鸡入选2020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为品牌化发展铺就了道路。

在科技带动方面,惠州先后与广东省农科院、广东海洋大学、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等单位开展合作,制订惠州黄羽鸡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和《惠州黄羽鸡生产技术规程》,合作开展惠州黄羽鸡的提纯复壮、新品系的选育及种鸡的产业化,建立了惠州黄羽鸡规模化繁育和健康养殖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和广东海洋大学科研教学基地。

根据计划,广东省黄羽肉鸡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项目总投资超过15亿元,建设提升内容将包括黄羽鸡研发、屠宰加工、食品开发、品牌营销、展示交易等多个方面,带动强化养殖、种苗、屠宰加工、仓储物流与粪污综合利用等短板环节,促进现代要素集中、大型企业集聚发展。

通过三年创建,目标到2022年,黄羽鸡主导产业集中度较高,项目区内清黄羽鸡出栏量达1.45亿羽,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108.5亿元,屠宰与精深加工短板得到显著提升。

【记者】乌天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