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惠州城区,大街小巷整洁光亮,离不开捡跑者的倾情助力;全民阅读抵达城市深处,浓郁书香溢满城,背后是阅读者的默默耕耘;文化惠民点亮城乡生活,民众在家门口接受文化熏陶,涵养城市文明……
自2009年摘得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后,惠州荣膺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当前正在奋力争夺“六连冠”。如今,惠州处处涌动着勃勃生机和文明气息,“文明之花”开遍惠州大地,这座城与文明之间的故事愈发精彩动人,全面焕发岭东名郡的时尚魅力。
志愿服务
“绿跑人”掀起捡跑文明新风尚
“叔叔阿姨们,你们好!垃圾请不要乱扔,一定要随手带走哈!”5月4日中午,和父母在东江边上鹅塘洲度假的小志愿者嘉嘉,一边拿着塑料袋捡垃圾,一边劝导游客文明出行。
当天一大早,嘉嘉和父母一起参加了金山湖公园的捡跑活动。由于和朋友约好了露营,母女二人还没来得及换下捡跑团的团服,便急匆匆出发了。到达鹅塘洲,看到附近有垃圾,穿着团服的母女二人“说干就干”,拿起塑料袋就出发了,一捡就是一个多小时。
嘉嘉今年9岁,正读小学三年级。从幼儿园毕业后,嘉嘉每天早晨都跟着母亲一起在金山湖公园跑步。母亲梁秋霞告诉记者,捡跑是一种适合全民参与的公益活动。今年3月,成为惠州捡跑团第一批成员后,她经常带着嘉嘉一起参加,让孩子在捡跑中亲近自然,在弯腰中捡起文明,从小养成环保意识。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绿跑人”的身影活跃在惠州各大景区景点,争当宣传“文明健康 绿色环保”的践行者,掀起“捡跑”文明新风。惠州捡跑团在东江公园、红花湖景区、金山湖公园、观音阁等地积极开展公益捡跑活动,一群群“绿跑人”在跑步的过程中分头清理沿途垃圾,并进行疫情防控宣传。
“请出示一下粤康码、行程卡。”“请问您从哪里来,要去惠州哪里?”3月初开始,惠州市区部分高速路出入口设立防疫流调岗联合检疫,惠州市青年志愿者坚守在高速路出入口。
与此同时,在惠州大规模核酸检测现场,广大志愿者积极响应号召,奔赴一线维持秩序、测温查码、录入信息,快速有效阻断疫情扩散风险,共同凝聚起众志成城、战疫必胜的志愿力量。
据统计,今年初以来,惠州全市发布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项目5000多个,组织志愿者累计超10万人次,协助各地各部门以高速路口卡点、社区、公共场所为重点,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社区疫情防控宣传、文明劝导、物资配送、封控区防控区管控区24小时值守等常态化防控志愿服务活动。
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带动一座城。当前,惠州志愿之风盛行,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现有志愿者1283984人,志愿服务组织6584个,发布志愿服务项目184662个。一个个平凡人用不平凡的善举,让这座全国文明城市温情涌动。
全民阅读
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全民阅读深度融合
“我们一家人都喜欢看书,家里有专门的读书角,每天都有亲子阅读时间,周末节假日则参加一些读书活动。”5月4日上午,在惠城区桥西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杨璐带着儿子李品峰一起参加了五四青年节全民阅读志愿服务活动。
这是由惠州市委宣传部、惠城区委宣传部联合惠州樊登读书志愿服务队开展的全民阅读志愿服务活动,包括杨璐母子在内的20多名中小学生读者及家长参与其中。
在读书活动中,大家围绕散文大师王鼎均整理的《作文六要》一书,深入学习和领悟观察、想象、体验、选择、组合、表现六个写作步骤。李品峰认真地听讲,并不时提笔做笔记。在读书分享环节,小读者们讨论热烈,李品峰也从自己的实际感受出发,上台分享了自己对写作的见解。
在杨璐看来,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最开始需要父母营造阅读氛围,逐步引领孩子爱上阅读、主动阅读,这个时候家长就可以慢慢退出了,让孩子在阅读中寻找乐趣,构建自己的精神版图。
从幼儿园阶段开始,杨璐夫妇就开启了与李品峰的亲子阅读之旅,虽然李品峰现在已上初一,但这个习惯一直坚持至今。在每晚的亲子阅读时间,一家人促膝而坐,或各自安静阅读,或分享阅读心得。有的时候,他们还就一本书,分角色或片段进行诵读演绎,家庭氛围温馨有爱。
“参加读书活动、分享阅读心得,可以增强孩子阅读的仪式感,从而提升阅读兴趣。”杨璐说,只要有机会,她就会带着孩子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和新华书店举办的阅读活动。
这是全民阅读成为惠州文明新风尚的生动缩影。“五一”假期,惠州满城书香,各县(区)各单位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阅读活动,让广大市民充分利用假期“充电”,掀起全民阅读热潮。
故事屋《好神奇的小石头》、纸片偶剧《安东医生》、科普爱牙小课堂……为丰富群众“五一”假期生活,仲恺高新区图书馆开展了5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给小朋友们带来无穷的阅读惊喜,在阅读中提升生活质量和知识水平。一个个看似寻常的全民阅读场景,一步一步“点亮”这方雄浑厚重的土地。
惠州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全民阅读深度融合,进一步丰富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在全社会形成重视学习、热爱读书、崇尚文明的良好氛围,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注入浓浓的文化元素、笔墨书香。
文化惠民
“文化惠民大讲堂”6年举办500多场
“大咖论道,为惠州文旅打开奇思妙想!”日前,市民谢女士通过南方+客户端在线观看了“奇点”——惠州融深融湾城市文化艺术论坛。
该论坛是惠州文化惠民大讲堂系列活动之一,由惠州市委宣传部指导、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邀请到何香凝美术馆馆长蔡显良、深圳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深圳当代艺术馆与城市规划馆馆长颜为昕等七位来自深圳文化艺术界文化研究与艺术创作方面的专家参加。
论坛上,七位嘉宾围绕论坛主题,结合对自身所在领域的洞察,研讨惠州打造城市文化艺术IP的创新思路,从文化发展、艺术创作、人文精神的角度,畅谈和展望深惠两地人文互融的无限可能,为惠州文化艺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助力惠州打造更具人文气息的文化强市。
谢女士是一名文化行业从业者,对文化讲座和论坛尤其感兴趣,这是她第15次参加惠州文化惠民大讲堂活动,而观看视频直播的线上参与则是第一次。
“文化惠民大讲堂,就像是我们惠州人自己的‘百家讲坛’。”在谢女士看来,文化惠民大讲堂主题多样、形式丰富,涵盖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非遗、电影等内容,线下参加、线上观看均可,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和方式参与其中。
去年10月,谢女士还参加了“走进何香凝美术馆”惠州市文化惠民公益活动,近百名文艺工作者和爱好者前往位于深圳的何香凝美术馆学习。谢女士告诉记者,这场活动非常有意义,让大家开阔了眼界,感受到高品质文化展览的艺术魅力,接受一流城市的艺术熏陶。
“近年来,惠州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推动文化强市建设,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不断提高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钟亮介绍,其中,6年品牌文化活动“文化惠民大讲堂”至今已举办500多场,每年在全国范围内邀请业界专家、院士等来惠授课,包括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许钦松,原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王亚民等。文化惠民大讲堂通过展览、论坛、讲座、艺术赏析等方式,为全市人民带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盛宴,共享精神文化大餐。
相关阅读>>>>
【记者】糜朝霞
【摄影】王昌辉 梁维春(部分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