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政清与中国铁建大桥局南方公司广州明珠湾大桥工程指挥部签订咨询特聘专家聘任协议,双方将通过产学研合作共同研究明珠湾大桥的抗风理论及相关创新技术。
明珠湾大桥
广州明珠湾大桥位于广州市南沙区,大桥全长2.64千米,横跨1300米宽的龙穴南水道,主桥为1016米三主桁中承式六跨连续钢桁拱,拱高109米,桥址位于台风影响区,最大风力在9级以上。
明珠湾大桥
据广州明珠湾大桥工程指挥部赵健介绍,明珠湾大桥扣锁塔架高达100米,塔顶风力较海平面高出两至三级,建设期间将经历两个台风期,且双悬臂架设钢桁拱的施工方式使得主桥两侧结构不对称,进一步加剧了大桥建设的抗风难度。
“抗风能力事关整个大桥建设的成败,但我们没有成熟经验可循。”为保证主桥钢梁架设尤其是扣锁塔架拼装在台风期的稳定性,大桥建设团队不断优化扣塔的结构类型、截面尺寸,反复计算扣塔的高度,并联合湖南大学进行了“风洞试验”研究。“此次与陈政清院士签订聘任协议,将着力加强工程建设在抗风方面的技术研发与创新,我们有信心炼制一颗‘定风珠’,保证大桥的建设安全。”
工程院院士“智囊”助力明珠湾大桥建设
陈政清院士是我国著名工程力学专家,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桥梁等大型结构的工程力学问题研究,在桥梁风工程理论与应用方面有重要贡献。他表示,在全世界三主桁钢桁拱双层桥梁中,主跨达436米的明珠湾大桥整体规模最大,创世界纪录,如此大规模桥梁建设在珠江入海口,对于抗风方面的技术要求是极高的,大桥建设对于我国桥梁建设事业发展意义重大。
明珠湾大桥于2018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21年7月主线拉通。目前,大桥扣锁塔架已拼装完成,经受住了台风“海高斯”的考验,建设团队正在向着主桥中跨合龙的目标冲刺。
【南方+记者】宾红霞
【通讯员】邹宝龙
【摄影】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