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教学班、提供1800个学位;今年开始建设,计划明年开学——近日,长江路小学的动工消息,让中山东区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教育,已然成为最大的民生。对东区而言,新学校的落成将继续促进全区教育生态再优化、在升级,在提升教育配套的系统工程下,这个中山全市的教育高地将迎来全新的生态。
增班、扩容、添新军
东区持续强化教育保障
长江小学是一所全日制公办小学, 按照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要求进行建设,办学总规模设计为36个教学班,每班上限50人,学生总人数1800人。根据公开信息,该校将在今年开始建设,计划在明年8月1日前完成竣工验收并达到开学条件。
从规划看,长江小学及周边配套设施工程规划总用地面积为25145.8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34301.48平方米,投资概算总额24022.86万元(合约2.4亿元)。长江小学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教学楼2栋、实验楼1栋、综合楼1栋、体育馆(含食堂)等;室外运动场(400米环形4跑道)、室外教学场地、广场道路等配套设施,以及新建学校周边配套18米宽市政道路。周边配套设施工程指周边市政道路建设,道路设计路线总长度为681.93米,红线宽度为18米,设置3车道,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近几年,博爱路以及长江路交界成为全新的密集居住区,作为配套,远洋学校、紫岭小学先后应运而生。长江小学的出现,将让该区域的教育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极大满足周边居民和适龄学童的需求,让学生能够接近入学。
2019年中山市十件民生实事提出,全市将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6000个、幼儿园规范化学位5000个。在2019学年,东区辖下公办小学计划招生数量增加550人。2018年东区7所公办小学计划招生2250人,开设50个班;2所公办初中计划招生1100人,开设22个班。但是,在学校整体数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2019年东区公办小学计划招生2800人,开设56个班;公办初中计划招生1200人,开设24个班。
根据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的最新统计,目前东区共有托儿所12所、幼儿园35所、中小学17所(其中5所是市直属学校)。
“教育作为第一大民生工程……细化工作举措,尽最大努力满足群众对优质均衡教育资源的需求。”在今年3月东区办事处公布的年度工作计划中,继续强化教育事业保障成为东区工作的重中之重。
2020年,东区将重点推进学校增班扩容工程建设,落实柏苑小学扩建和紫岭小学课室改造工程,加快长江小学建设步伐,积极推动朗晴小学扩校工程落地,重启水云轩小学教学楼建设项目,不断增加教育供给;把牢学前教育公益方向,启动紫岭国际(暂命名)公办幼儿园的建设项目,为东区公益普惠幼儿园再添新军。
名校扎堆,校校有特色
东区倾力打造高品位教育生态
孙文路、中山路、博爱路与兴中道、起湾道,相互南北交错,这四条路也是构成今日中山东区的基础格局。从2000年开始,这里就是中山众多知名学校的根据地,也是市民公认的“文教区”。
今日东区的教育版图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如朗晴小学的版画、足球,雍景园小学的合唱、羽毛球,水云轩小学的武术,竹苑小学的乒乓球,柏苑小学的篮球,远洋小学的跆拳道,松苑中学的软陶,远洋学校的管乐等;学校文化方面,松苑中学的“松文化”,朗晴小学的 “园林景区文化”、水云轩小学的 “武德训传统文化”、雍景园小学的“水文化”、竹苑小学的“竹文化”等大大提高了东区的校园文化品位和社会认同度……
无论是资源优质均化的公立小学,还是中山一中、实验中学等优质中学,又或是创意和素质满满的公办民办幼儿园,东区构建的高品位教育生态文化,为全区学生打造的多元化、个性化发展平台,已成为家长们口中相传的教育品牌。
近年来,东区政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均衡发展,特色鲜明”为指导,五育并举,教育质量稳步提升,高位发展。从2011年开始,东区教育预算总投入每年以16%的平均速度增长,2017年教育预算经费占区2016年财政收入的30.88%,是财政支出中最大的一笔;至2019年全年投入教育经费3.6亿元,已占全区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
2017年至今,东区已投入数千万元对松苑中学、竹苑小学、远洋学校、柏苑小学等众多学校进行提升改造。根据2016年东区制定的《东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主要教育指标达到发达国家同期平均水平,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办出全国一流水平的现代教育”为目标,整个“十三五”期间,东区将投入6亿多元新建/改建学校5所。
另一方面,东区着力提升教师师德水平和教学素养,切实提高教师待遇,让东区教师团体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生活有保障。目前,东区区在编教师超过600人,其中研究生学历约百人,高级以上职称近60人,各级名校长名师工作室分布在多所学校。
加大对教育软、硬件的投入,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研活动丰富多彩、课题研究广泛开展等,同时坚持教育教学和文化 “校校有特色”,构建高品位教育生态文化,让东区教育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并取得系列的成绩:连续14年获得中山市初中教学质量评价镇区一等奖;8所公办学校,获国家级荣誉称号的学校9间次,获省级荣誉称号的学校12间次,教育质量受到全市各界的高度肯定。
优质学区如何置业?
刚需小户型一站到位
对经济高速发展的城市而言,文化教育等资源的配置首当其冲,它能让人流汇聚起来。翻开东区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一座学校的落成,即会“热闹”周围一片。
中山石岐中心小学是最显著的例子。作为全市知名度最高的公办小学之一,虽然名字中有“石岐”二字,实际上早在2000年,该校已从石岐老城区搬迁至东区桃苑小区新址。而中心小学的进入,让周边版块变得炙手可热,多个小区先后抢滩入驻。
目前,中山公办学校以“就近入学,统筹安排学位”的原则进行分配,直属学校还会以“电脑派位”的形式分配学位(不分地区)。
具体而言,公立小学资源是按照学区进行划分,其中先按照镇区再按照小区和街道进行分配;初中则存在两种情况:中山纪念中学、中山市第一中学、华侨中学和实验中学采取部分学位抽签派位、部分学位考试竞争及政策性学位的方式进行分配,剩下的生源则通过镇教育局统一分配。而高中则全面采取中考成绩排名的方式入读。在这样的情况下,“学区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优质教育配套的集中,以及身处市中心稀缺地段所带来的各项资源优势,使得东区范围内的房源价格相当坚挺,其二手房市场的交易也最为活跃。例如奕翠园、帝璟东方、远洋城等楼盘的二手房交易价常年保持在1.8-2万元/平方米左右,交易量很大,成交价不输周边区域一手房。
考虑到目前东区在售,以及未来可见楼盘不多的因素,去年刚刚进入市场的万科金域中央将是各位家长的一个不错的选择。
坐落于东区博爱七路的万科金域中央,项目5公里内聚集了6幼儿园、6小学、5高中;其中,2所高中排名中山前5(市一中、中山实验高中);而开篇中详细介绍的东区长江小学(在建中)仅邻项目约500米。项目拥有的教育资源在区位范围内可以说是全年龄段覆盖,优质教育保障,让孩子从小就能稳站“C”位。
在内部打造上,金域中央同样非常适合有孩子的家庭居住、生活。项目规划了中山成长式园林设计,整体园林面积约2万㎡,相当于3个足球场大小;园区可满足满足孩童12年黄金成长需求以及家长陪伴需求,创新设计360°童趣社区,约50米设置一个活动空间(2分钟步行范围内),解决老人看护、儿童游玩距离过远的痛点;社区内设置了超20处的认知区及科普区,让孩子寓教于乐;并设置5+7+X”儿童主题活动空间,整体游玩空间超1500㎡比3个篮球场还大!
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目前置业群体的年轻化,而他们都会把子女的教育问题放到第一位。因此,金域中央在突出满足教育配套的同时,更兼顾了置业者对价格因素和属性度的考虑。今年项目将主打定位为“刚需盘”的87-115平方米的小三房、小四房精美户型。
从置业角度看,小户型总价相对较低,有效降低年轻家庭的置业门槛;同时,空间浓缩简介舒适。在房价高涨的今天,让年轻的父母也能够一步到位享受高品质房子及优质教育资源。
【统筹】罗丽娟
【撰文】伍杰
【摄影】叶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