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中山新闻 > 正文

6月21日起,中山交警将全面禁止无牌电动车上路


4月24日,中山市公安交警支队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今年第一季度交通事故的总体情况。中山市公安交警支队支队长黄新健介绍,今年中山交警的中心工作将设定为“减量控大”,即减少交通事故、减少人员伤亡、减少财产损失,严防群死群伤重特大事故。即日起,中山市交警部门将部署开展“减量控大”专项行动,严控交通事故。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6月21日起,中山市交警部门将全面禁止无牌电动车上路,违法上路将受到严查严处。

据通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山市今年第一季度的人员流动、交通活动大幅减少,交通事故宗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均同比下降近三成。但3月份以来,随着复工复产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逐渐步入正轨,全市的交通事故逐渐上升到同期正常水平。

4月24日,中山市公安交警支队召开“减量控大”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

以25类交通违法为重点开展专项整治

市公安交警支队决定从4月24日起部署开展“减量控大”专项行动,大力实施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城市交通出行安全水平、公路交通安全防控能力、全民交通安全文明意识、交通事故救援救治效率、部门协同联动整治攻坚等“六大提升工程”,力争实现“两个下降、两个零发生、一个上升”的工作目标:即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6%以上,“两客一危”车辆车均事故率同比下降,特别重大事故“零发生”,重要节日节点重大事故“零发生”,查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同比上升。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减量控大2020”专项行动主要包括五大内容:持续加强道路安全隐患治理工作、持续加强交通违法专项整治工作、持续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持续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持续加强交通安全社会协同共治。

其中,交警部门将围绕“两客一危一货”、农村面包车等重点车辆,以高速公路12类、国省道6类、农村7类交通违法为重点,持续开展交通安全整治,充分利用“警务法眼”等科技,大力整治三超一疲劳、酒驾、无牌无证等重点违法行为和摩电交通违法。

4月24日,中山市公安交警支队召开“减量控大”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

多举措严查严处“飙车炸街”违法行为

按照“减量控大”工作要求,交警部门还将对“飙车炸街”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将城市快速路、城乡结合部车流量少且夜间照明条件较好的道路以及高速公路列为重点路段,不定期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对公共停车场、开放式小区、汽修厂等场所进行地毯式排查,重点排查轿车型跑车、非法改装的汽车和摩托车,及时掌握非法改装车辆的情报,同时抽调精干力量对经常发生“飙车炸街”行为的路段通过治安卡口、监控视频等平台加强视频巡逻,发现追踪“飙车炸街”活动线索,及时固定证据进行精准打击。对改变轮毂尺寸、改变发动机构造、改装排气管等非法改装的,一律不予办理相关业务,并责令恢复原状。

此外,对群众提供有效线索、情报、视音频资料举报非法追逐竞驶、非法改装窝点、无号牌摩托车等违法行为,经查证属实的将按规定进行奖励。

4月24日,中山市公安交警支队召开“减量控大”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

6月21日过渡期结束后,将严管电动自行车

去年,按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标准,中山市交警支队全力打造了城区兴中道、博爱路等9条严管路,进一步加大违法停车的管控力度,并按照违停必罚、占路必拖、同步曝光原则,对严管路上的违停实行“零容忍”。

同时组建“交警铁骑队”,建立了定点疏导为主、巡逻管控为辅、铁骑快速处突的高峰时段勤务管理模式,及时疏导中心城区易堵点,查纠严管路上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实行电动自行车违法现场教育,采取抄写法规或者路面劝导体验两种教育方式进行整改,共现场教育电动自行车违法人8000余人次,曝光交通违法9万余宗。

按照《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18)(以下简称新标准),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车速为25公里/小时,整车质量(含电池)不超过55公斤,电压不超过48伏,电动机连续输出功率为400瓦,且必须具备脚踏骑行功能。

为规范电动自行车(包含电动车)的管理,去年6月21日开始,中山市对符合新标准且获得CCC认证的电动自行车予以登记上牌,纳入非机动车范畴管理。与此同时,对不符合旧国标、也不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车给予一年的过渡期。

过渡期内,对违标电动车轻微交通违法予以警告教育为主,对违标电动车有冲红灯、逆行、酒驾等严重交通违法的将依法处罚。目前,距离过渡期结束还剩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过渡期结束后,交警部门将禁止违标电动车上路,经鉴定为机动车的,将按机动车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查处,依法予以罚款、扣分、扣车或拘留等处罚。

中山交警警告,6月21日起,广大市民切勿再驾驶违标电动车以及没有登记上牌的合标车上路,否则将依法处罚。交警部门预计5至8月份将迎来一股上牌高峰,合标电动自行车还未登记上牌的,请尽快办理登记上牌手续,或尽量购买带牌的电动自行车。

【南方日报记者】何伟楠 

【通讯员】刘洪希 陈敬良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