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中山新闻 > 正文

汛情监测监控全覆盖,中山建成风雨雷在线预警系统


12月16日,记者从中山市三防指挥部、应急管理局获悉,由两部门投入近80万元建设的风雨雷自然灾害在线预警系统,已投入使用。该系统实现了对全市25个镇街汛情监测监控全覆盖,并使中山成为全省三防应急系统首个对风雨雷突发自然灾害进行精准在线预警的城市。

区域人员时间全覆盖

据中山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系统的建设是在2019年各镇区设施的基础上进行了功能升级,逐步延伸至基层村居一级,在每个镇街选取2-3个村(居)委会等作为监测点。目前,每个监控点的精准辐射范围可达周边8公里的范围,通过这2-3个村居及镇街三防指挥部(政府所在地)监控点即可实现风雨雷自然灾害预警基本覆盖全辖区。

值得一提的是,系统也已接轨中山市三防责任人系统,各镇街各部门3万多名三防责任人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及微信绑定接入预警服务平台。各镇街三防应急值班室配置了风雨雷无线声光报警器,防止防汛值班时晚间值守人员因困乏导致错过自然灾害预警相关信息在收到灾害预警信息可实时通过声光报警提醒值守人员。系统根据灾种不同分别确定预警指标和阈值,为及时准确发布预警,安全转移人员提供支撑,采取各种措施力争达到短临预报、精准预警、夜间提醒的效果。

灾害天气过程全覆盖

针对灾害天气的形成和发生,该系统通过获取气象部门的雷达、卫星、自动站、闪电等数据,结合本地实时数据,可单独为每个用户分析计算,并提前为用户靶向推送大中小微全尺度的风、雨、雷、涝等自然灾害预警服务,形成灾前、灾中、灾后的全程监测预警。

此外,根据设定的预警阈值,当预测或监测到本地监控点未来1小时将出现大于30毫米降雨、7级瞬时大风、5KA以上的雷击等强灾害时,辖区用户的值班室PC用户平台及绑定手机微信平台的责任人能够第一时间获得灾害信息预警及声光报警,了解和掌控汛情,及时进行防灾救灾决策。

数字显示,近两年来,中山已陆续将风雨雷自然灾害预警系统应用于防汛防风工作实践,并累计为辖区用户推送预警信息33061条,其中暴雨预警15961次、瞬时大风预警4104次、雷电预警12996次。及时有效的监测预警,也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连续两年中山无人员因自然灾害死亡。

相关负责人透露,针对自然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特别是多灾种和灾害链,市三防指挥部、应急管理局将继续整合利用各专业部门监测信息,抓紧完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交换共享机制。按照计划,在2021年汛期前,水务、气象、自然资源、水文等部门监测预警信息,也将陆续接入风雨雷自然灾害在线预警系统。

届时,各级及各相关部门可通过综合平台及时关注雨情、水情、汛情变化趋势,按照汛情发展和危险程度,及时发布灾害预警,落实防御措施。下一阶段,中山也将针对全市各镇街防汛重点和存在的薄弱环节,在受洪涝威胁严重、易遭受水浸内涝、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行政村(或自然村)设置监控点和配置风雨雷声光报警器等设备,强化基层防灾抗灾救灾手段,进一步提高基层应急救援能力。

【采写】伍杰 雷海泉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