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清远新闻 > 正文

清远“入珠融湾”深调研|如何下好广清一体化“先手棋”?


■编者按

7月26日,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强调,要以“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为依托,大力推动全省全域参与大湾区建设。8月2日,清远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召开,传达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要求切实加快“入珠融湾”。

清远处于环粤港澳大湾区的第一层城市圈,是粤港澳大湾区连接长江经济带的“北大门”。“入珠融湾”,清远如何先行?从今日开始,南方日报清远新闻部推出“入珠融湾 清远先行”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在广清产业园,清远富强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二期项目的自动化生产线上,技术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投产前的试运营,未来这里将重点生产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零部件。“清远项目从立项到投产,仅用了半年时间。研发在广州,制造在清远,对接越来越完美。”该公司总经理王南海说。

近年来,随着广清交通一体化从蓝图逐渐变为现实,距离广州市中心仅仅80公里左右的清远,正在快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作为广清一体化的“先手棋”,交通一体化已为两地市民带来了许多“红利”。广清高速改扩建为八车道,二广、乐广等多条高速相继建成通车,“清远不远”逐渐深入人心。随着广清城轨进入铺轨阶段,两地有望在年底实现轨道交通“公交化”。

借助广清一体化的有利契机,清远正在全力构建现代化大交通格局,建设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先行市。依托多条高速公路、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北江航道共同编织而成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清远不仅分享到大湾区多方面资源,还将进一步加快“入珠融湾”步伐,推动广清一体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广清城轨清远站施工现场。资料图片

“地上跑”▶▷

广清城轨有望年底实现“公交化”运营

7月20日,随着第一根钢轨平稳落地,广清城轨铺轨工程在位于广州市花都区的狮岭站正式启动,清远市民期盼多年的“城轨梦”也有望在年底变成现实。

据悉,广清城轨一期工程于2012年底开工建设,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城际轨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广州地铁集团负责运营,将构建“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的大湾区轨道交通运营模式。

通车后,清远市民可以“随到随走,滴卡上车”,去广州就像坐本地公交车一样方便快捷。

为了将清远纳入大湾区“半小时经济圈”,广清城轨二期工程也在加快推进,并与广州方面达成共识,将先接入棠溪站。预计广清城轨二期工程通车后,从清远市区到广州中心区仅需40多分钟。

如果说广清城轨代表着广清一体化的“速度”,那么汕湛、佛清从、广连等多条高速未来几年相继通车后,清远将有7条高速公路对接广州,则充分体现了清远“入珠融湾”的“宽度”。

在南融北拓的“广度”方面,清远充分发挥自身优越的区位优势,以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助力粤北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今年初,备受瞩目的广清重高铁项目在全国两会期间传来好消息,目前已纳入到大湾区相关规划当中,并有望纳入到国家“十四五”规划。

连南瑶族自治县寨岗镇山联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全国人大代表何桂芳坦言,“路不通”是制约粤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发展的关键所在。令他欣喜的是,广清重高铁的“三连”站已初步选址在连南,粤北山区的快速交通瓶颈未来将被打破。

“广东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短板主要在交通,广清重高铁的规划建设让我们看到了希望。高铁通车后,从广州到连南还不到1个小时,不仅游客量会翻倍增长,生姜、番薯等特色农产品也不愁销路了。”何桂芳兴奋地说。

“空中飞”▶▷

空港经济成为清远发展新引擎

清远作为省内陆域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在广清交通一体化方面,仅仅依靠“地上跑”显然还不够。近年来,清远充分依托毗邻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的区位优势,主动融入空港经济圈,积极打造服务空港的物流枢纽。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作为国家三大国际航空枢纽之一,12小时航程即可覆盖全球主要城市。清远围绕着空港经济做文章,主动承接广州非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和空港物流产业,在现有源潭地区物流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规划、扩大规模,与广州合作共建广清空港现代物流产业新城。

记者梳理发现,在2018年12月召开的广清对口帮扶党政一把手联席会议上,广清两市明确提出要形成“广州总部+清远基地”“广州创造+清远制造”“广州孵化+清远加速”的广清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式,合作共建广清空港现代物流产业新城,将其打造成珠三角城市乃至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基地。

广清空港现代物流产业新城将立足广清、服务湾区、辐射全国,通过叠加清远土地资源优势与广州政策支持,重点发展物流仓储、专业市场、展示贸易、公共服务配套四大功能,并将其纳入广州空港经济区规划和打造国际跨境电商枢纽工作中,打造成为支撑清远产城融合发展的特色产业小镇。到2035年,新城将努力建设成为辐射全国的中国南方物流供应链枢纽。

在今年4月举办的广清空港产业协同发展合作论坛上,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曹允春在主题发言中指出,清远处在空港外围辐射区,在现有公路物流的基础上,还可以打造大型分拣、转运中心。

“清远利用公路与轨道交通网络,可以重点发展物流仓储、电商、展示贸易、公共服务配套等,特色农产品也具备发展航食配餐的先天条件。”他分析道。

目前,连州、英德两个通用机场也已规划建设,并具备民航功能,“空中飞”未来将成为广清交通一体化的新趋势。

广清一体化的交通枢纽对接,已逐渐延伸至北江流域,北江清远段也成为了南融北拓的“黄金发展带”。 曾亮超 摄

“水上游”▶▷

北江清远段打造“水上高速公路”

清远位于北江中游,境内通航水道347公里,航道经过持续整治,北江清远段的通航条件不断优化,越来越多的大宗货物已选择通过水路运输。如今,广清一体化的交通枢纽对接,已逐渐延伸至北江流域,北江清远段也成为南融北拓的“黄金发展带”。

近年来,清远积极推进北江千吨级航道升级改造,规划清远新港。据相关部门测算,北江流域潜在货运量超过3000万吨,投资近80亿元的北江千吨级航道扩能升级改造工程完成后,其运力相当于新建了一条四车道高速公路,将为北江流域乃至全省经济发展提供大运量、低成本、节能环保的水运大通道。

据《2018年清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披露的数据,清远2018年水路货运量3793万吨,增长25.6%;全年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894.1万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14.2%。

记者从清远珠江货运码头公司获悉,由于看好水运所带来的优势,现在前来清远码头洽谈业务的货主越来越多。

“清远至广州水路长达166公里,就运输农产品来说,水运成本比公路降低近20元/吨。如果是运输水泥,每年的成本更是可以减少数亿元。”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借力北江打造水运大通道的同时,广清两地近年来还积极谋划打造北江国际旅游品牌水线,包括谋划建设北江文化创意旅游码头、开通广州珠江至清远北江航线、拓展北江夜游和江岸风情游等项目。

清远市交通运输局透露,2019年清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完成投资110亿元,其中9亿元将用于北江航道升级项目,以推进北江千吨级航道扩能升级工程建设,完成北江航道扩能升级项目主体工程,清远枢纽、白石窑枢纽二线船闸、飞来峡枢纽二三线船闸将建成投入使用。

纵深

广清交通一体化“红利”进入收获期

近年来,清远优先推进与广州的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大踏步地融入大湾区城市交通体系当中。随着广清交通枢纽初现端倪,广清交通一体化创造出的“红利”也即将进入收获期。

7月23日,伴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到位,由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北京建筑公司承建的广清城轨清远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项目主体结构顺利封顶。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毗邻广清大道的广清城轨清远站工地上,高大的桥墩鳞次栉比,城轨犹如空中巨龙,凌空穿越清远南部市区,一路通往广州花都,候车楼等建筑已拔地而起。

作为清远未来的交通新枢纽,广清城轨清远站分为高架候车层、站台层、地下换乘大厅,采用“上进下出”模式。工人们冒着酷暑加班加点赶进度,包括试电、房屋装修、综合体等站后工程及配套设施逐步进入建设期。根据《广清城轨清远站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清远TOD站点及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显示,广清城轨清远站附近将形成“一核、一环、一轴、五片区”空间结构。

记者在附近楼盘了解到,许多开发商都非常看好广清城轨带来的机遇,纷纷打出“广州北”概念。随着广清城轨建设进入收尾阶段,广清大道银盏路段日前也启动了路面改造工程,并将于10月完工。为了方便市民搭乘城轨,清远规划新增18条公交线路,其中11条将从市区各主要公交枢纽直达广清城轨清远站。

对交通条件要求较高的旅游业,也大大受益于广清交通一体化。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清远年游客接待量已突破4000万人次大关,正在积极创建国际化旅游城市和“东方奥兰多”,广清城轨、通用机场等广清交通一体化“重磅”项目相继落地,将对清远旅游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前期,广清两地旅游主管部门和花都区政府共同签署了《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旅游生态合作试验区框架协议》,将充分发挥广州北和清远南的旅游龙头项目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旅游资源要素互通互融,共同打造宜业宜居宜游优质生活圈。

位于清新区的古龙峡漂流景区近年来备受大湾区游客青睐。“‘高接高’通车后,大湾区游客特别是来自广州的自驾游人数有了大幅增长。我们景区与广州融创文旅城也进行了洽谈,未来将努力实现两地之间和高速沿线的客源互送。”该景区策划营销负责人徐伟跃介绍说。

除此之外,省内众多名校也纷纷在清远开设分校、派驻名师。作为省内教育强市,清远各类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增多,许多民办教育机构相继落地,使清远一跃成为省内优质民办教育的新高地。

“现在从广州到清远交通很方便,把小孩送到清远的民办学校读书,周末就可以坐车回广州,感觉跟在广州读寄宿制学校差不多。”清远某民办学校的一位广州学生家长说道。

目前,广清两市累计结对帮扶学校已超过200所,正在探索广州名校整体托管清远学校的新模式。今年9月,省级职教基地将迎来5所来自广州的新院校开学。

专家观点

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

清远要做好空港经济大文章

空港经济如今已经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广东空运体系中,白云机场占据核心地位。清远靠近白云机场,是难得的优势,可以做好空港经济这篇大文章,借势借力发展。不少城市航空港通过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定向招商,带动了现代制造业和高端制造业的发展。

广东省社科院清远分院院长、清远市社科联主席刘国华:

交通一体化有助于

清远融入大湾区产业分工

广清两地的交通基础设施实现一体化后,将有助于清远融入大湾区的产业分工。广清一体化是清远“入珠融湾”的主抓手,而广清交通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则是广清一体化的先决条件和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如果离开了交通基础设施的广清一体化,两地之间的产业共建、城市融合、生态共治、民生共享都相当于纸上谈兵。

在清远融入大湾区的产业分工过程中,清远有几点必须要注意。一是要保留好自身的“低成本、好生态”特色,并努力将这些特色转化为发展优势;二是要高质量、高效率地做好广清交通一体化各方面的配套工作;三是要做好策划,明确清远要重点引进哪些项目,特别是要引进适合清远“水土”、容易在清远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项目。

【策划】严亮 龚晶

【统筹】魏金锋

【采写】赫鹏翀

【摄影】曾亮超

【来源】南方日报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