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药材
▼
上期后面的图片药材你猜到了吗?没错,它们就是益智仁和砂仁,下面就向大家说一说它们之间的区别。
药材对比
药材
砂仁
益智仁
原植物图
饮片图
来源
姜科植物阳春砂、绿壳砂或海南砂干燥成熟的果实。阳春砂主产于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地;绿壳砂主产于广东、云南等地;海南砂主产海南及雷州半岛等地。一般夏、秋间果实成熟时采收,以广东阳春产的砂仁最为质优,故名春砂仁又称阳春砂。以个大成熟、皮薄、子仁饱满有油性、棕红色、气味浓厚者为佳。
姜科植物益智的成熟果实,主产于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地,夏、秋间果实由绿变红时采收,一般以去壳后的内仁入药,以粒大饱满、气味浓者为佳。
形态特征
蒴果椭圆形,成熟时紫红色,干后褐色,种子多角形,有浓郁的香气,味苦凉。
蒴果球形或椭圆形,干时纺锤形,果皮上有明显的纵向维管束条纹,直径约1cm,不开裂,果熟时黄绿色或乳黄色。种子多数,不规则扁圆形,被淡黄色假种皮。
别名
春砂仁、阳春砂。
益智仁、盐益智仁等。
性味归经
辛,温。归脾、胃、肾经。
辛、温;归肾、脾经。
功效
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
暖身固精缩尿,温脾开胃摄唾。
主治
1、湿阻中焦及脾胃气滞证;2、脾胃虚寒吐泻;3、气滞妊娠恶阻及胎动不安。
1、肾虚导致的遗精、遗尿、小便频数;2、脾胃虚寒所致的肚痛吐泻等症。
配伍
1、砂仁配豆蔻,增强温中化湿、行气止痛、醒脾调脾胃等功效。治疗寒湿中阻,气滞腹满,呕吐泄泻有确切疗效。
2、砂仁配木香,增强行气止痛,调和脾胃等功效。治疗脾胃不和,消化不良等症有明确疗效。
3、砂仁配白术,增强补脾胃、理脾气、安胎等功效。治疗食欲不振、倦怠便溏及胎动不安等。
1、益智仁配党参增强补脾益气,治疗脾胃虚寒,口水自留等症。
2、益智仁配小茴香增强温脾开胃、散寒止泻,治疗脾胃虚寒的泄泻等症有确切疗效。
3、益智仁配补骨脂增强固精止泻,治疗脾肾阳虚的泄泻、遗精等症,有明确疗效。
有效成分
含挥发油、皂苷等成分。
含挥发油、维生素、氨基酸、脂肪酸、益智仁酮等。
现代应用
研究发现,砂仁煎剂可增强胃部功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同时增强肠道运动,对于调节胃肠功能有确切疗效,在胃肠科临床上被广泛使用。
近代临床发现,益智仁煎剂对胃部有抗损伤、抑制回肠收缩、强心等功效,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
禁忌
阴虚血燥者慎用。
阴虚火旺者忌用。
春砂仁食疗
砂仁蒸猪腰
材料:春砂仁(3g)、猪腰1个
制法:1、春砂仁洗净,拍碎;猪腰洗净,切片备用;2、把春砂仁与猪腰拌匀,加入油,盐少许调味,放入锅中蒸至猪腰熟透即可。
功效:益气和中、和肾醒脾
主治:小儿脾虚久泻引起的脱肛等症。
禁忌:阴虚血燥者慎用。
益智仁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个员外,富甲一方。可膝下无子,在年过半百时,喜得一子。所谓老来得子,举家欢庆。可是这孩子跟别的小孩有异,自小体弱多病,头长得特别大,又流口水,而且行为反应迟钝,呆滞木讷,同时还有一个特殊的毛病,就是每天都尿床。
一晃几年过去了,孩子一直少言寡语,记性差,为了给儿子治疗,周边的名医都请遍了,结果什么原因都查不出,病情也没有好转。爱子心切的员外派人四处张贴榜文,重金邀请天下名医为其子医治。果然从各地来了不少名医,经众医会诊后,药石兼用,并无效果。员外非常失望。
有一天,一位道长云游至此,见状,便向员外询问孩子的情况,得知后,便往南边一指,言:“离此地八千里的地方有一种仙果,可以治好孩子的病”,并在地上画了一幅画,画中是一棵小树,小树叶子长得象羌叶,根部还长着几颗榄核状的果实,之后道长便走了。路途虽十分遥远,艰难重重,可是为了治好儿子,员外决定亲自去寻找仙果。
一路跋山涉水,不知经历了多少个昼夜!最终精疲力竭走不动了,坐在森山之中,就在此时,突然看到了道长所说的那种植物,员外想这一定就是仙果了,他就摘了满满的一袋,然后踏上了返回之路。由于员外所带食物已经耗尽,沿途又人烟稀少,他每天吃十颗仙果充饥,奇怪的是他觉得自从吃了那仙果后记性越来越好,来时的路在他的脑海里异常清晰,而且精力也十分旺盛,很快便回到家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孩子吃到仙果后,身体一天比一天强壮,以前所有的症状都消失了,而且变得开朗活泼、聪颖可爱,后来还上了私塾,自此琴棋书画无所不通,一点即明,过目不忘,与以前相比判若两人,他的聪慧敏锐在当地即时传开,找他吟诗作对、切磋文笔、画艺的人络绎不绝,在十八岁那年他参加了科举考试,结果金榜题名高中状元。
人们为了纪念改变他命运的仙果,将仙果取名为“状元果”同时也由于它能益智、强智,使人聪明,所以也叫它为益智仁,此典故传开后,人们经常会在学生入学或临考时赠送益智仁,祝愿其身体强壮、智商高颖、记忆力好,考取功名。后来状元果有益智强智的作用,被后人称为益智果,益智的名字就此被流传至今。
下期药材
▼
下面这两味中药是什么,你能看出来吗?如果你猜到了,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告诉胡世云主任你的答案哦。一起开动脑筋吧!
欢迎留言识药
答案下期揭晓
版权说明
本文系原创稿,版权归胡世云主任医学科普团队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团队联系。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三思 | 排版:阿志
上喜马拉雅FM收听「胡说中医」特辑,了解更多有趣、有料、有用的中医知识!
▼▼▼点击【阅读原文】马上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