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正文

陈荣昌:44岁的年龄,80岁的肺龄


  陈荣昌 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深圳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

  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前任院长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慢阻肺学组组长/慢阻肺联盟主席

  中国医院装备协会呼吸病学装备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前任主任委员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慢阻肺全球防治倡议(GOLD)董事会董事

  44岁的老傅有20余年的吸烟史,平均每天吸烟1~2包,多年来相安无事。近几年体能逐渐下降,不喜欢体力活动,没有感觉其他不舒服,也就没有理会。近期出现了走路快一些也有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的情况也增加。找医生看看,经过检查发现,他的肺与80岁的老人相当![1]

  

  相信很多老烟枪的内心活动是这样的

  来自美国的一位护士就找来一个多年老烟民的肺部和一个健康的肺部做了一个对比试验,打算通过这种方式更加直观的展示吸烟对肺部的影响。

  结果令人震惊!

  黑色的肺是来自一个20年烟龄的老烟民,

  另一个鲜红的是完全健康的。

  吸烟的人肺部不仅会变黑,

  吸烟还会让肺变“老”……

  吸烟满足了烟瘾,伤害了身体

  据统计,中国现有3亿烟民,约有7.4亿不吸烟者遭受二手烟暴露的危害,每年超过100万的人群因吸烟相关的疾病死亡[2,3]。当吸烟者出现的咳嗽、咳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很有可能是患上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慢阻肺可以说是我国5个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一直是呼吸病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相关的报道层出不穷。一项发表在2015年《柳叶刀》的数据显示,吸烟加快肺功能的下降速度,增加患者气流受限程度。肺功能的降低导致吸烟者死于慢阻肺的人数显著多于非吸烟者[4,5]。

  烟草如何一步步伤害我们的肺

  香烟烟雾(和其他刺激物)易引起气道和肺部慢性炎症,气道炎症是慢阻肺发生的重要“元凶”。在炎症反应中,上皮细胞、肺泡巨噬细胞、活化的中性粒细胞和T细胞一起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如白细胞介素。这些炎症细胞和炎症介质会诱导结构改变,最终导致小气道纤维化、肺气肿和黏液高分泌,使小气道变窄,出现胸闷、气喘、咳嗽、咳痰等症状[6,7]。

  (图1:烟草烟雾及其他刺激物对慢阻肺发病机制的影响)

  吸烟者的及时警醒:关注症状,及时检查

  最新2019GOLD指南明确指出,40岁以上抽烟人群,伴有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高度提示慢阻肺,且年龄越高风险越大。有一种简单的自我检测的方法称作慢阻肺筛查问卷(COPD-PS)。如果问卷总分≥5分,则高度提示慢阻肺[6],需尽快去医院就诊,尤其是需要及时进行肺功能检查。常规的肺功能检查很简单,最大用力吸气后,再最大用力呼气,就可以检测呼吸气流和气量的大小,是及时发现和诊断慢阻肺的重要检查。

  (图2:慢阻肺筛查问卷COPD-PS评分)

  慢阻肺患者自救之道:立即戒烟 规范治疗

  • 吸烟者一旦确诊为慢阻肺,请立即放下手中的烟[8],同时进行抗炎平喘治疗。

  • 2019GOLD指南指明,戒烟是吸烟慢阻肺患者的关键措施和重要干预手段[9]。戒烟可以延缓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下降的速率和病变进展,从根本上改变慢阻肺的自然病程,减少慢阻肺相关的死亡[10]。众多的临床研究证明,即使患者有长期吸烟史、基础肺功能较差、高龄或存在气道高反应性,也可从戒烟中获益。所以请你放下手中的烟,减缓生命的燃烧。

  • 坚持长期规范的药物治疗不仅可以减轻症状,还可以减少急性加重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治疗慢阻肺的药物通常以吸入类的药物为主,常见药物有吸入的支气管扩张剂、吸入糖皮质激素、口服茶碱类药物和祛痰类药物等。吸入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和长效抗胆碱能药物(LAMA)具有舒张支气管,改善呼吸困难、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的作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是目前最强的气道局部抗炎药物, ICS/LABA联合制剂的使用可达到抗炎及舒张支气管的目的,有效缓解慢阻肺气喘、咳嗽、咳痰等症状,降低急性加重风险[6]。

  吸烟有害健康,

  关心自己,关心身边周围的人,

  推动戒烟控烟,你我齐努力!

  参考文献(下拉可查完整文献)

  1. http://www.cqvip.com/QK/97707X/201614/669489003.html

  2. 世界无烟日 健康中国行.预防医学论坛.2016,22(03):242

  3.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01943448937272499&wfr=spider&for=pc

  4.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一)[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3, 36(5):484-491.

  5. Rennard SI, et al. Lancet. 2015;385(9979):1778-88

  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8,17(11):856-870

  7. Peter J. Barnes, et al.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2013;12 (7) :543-559;

  8. Vogelmeier CF, Criner GJ, Martínez FJ, et al.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 2017 Report:GOLD Executive Summary

  9. Singh D, Agusti A, Anzueto A et al.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 : the GOLD science committee report 2019

  10. 刘朝, 肖丹, 王辰. 戒烟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的最有效措施[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7, 40(12):894-897.

  此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