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肇庆的公共卫生事业将走向何方?在11月已正式印发的《肇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下称《纲要》)指明了方向。
《纲要》显示,“十四五”期间,肇庆将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疗资源均衡化布局,全面实施健康广东行动,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提高市民身体素质。
深化医改让医疗行业更具活力
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深化,明确将着力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发展、落实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加快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妇幼健康保护、加快发展多元化办医、推进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等六大方面。
其中,医疗联合体的覆盖面将进一步拓展,实现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和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00%参与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发挥的作用要求也更高,将通过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网等形式,持续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及流程,通过“三医联动”促进全市基本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
多元化办医的步伐将迈得更开。肇庆将继续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兴办民营医疗机构,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卫生合作,支持并鼓励港澳资本和服务提供者在肇庆开办医疗机构。同时,鼓励公立医院以托管等形式支持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允许公立医院和港澳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社会力量合作办医提供高端医疗服务,鼓励公立医院在职和退休医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点执业或兼职开办诊所。此举不但将让肇庆的医疗行业更具活力,也能进一步满足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渴求。
提高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
健全、完善各项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是“十四五”期间肇庆的一项重点工作,包括了加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推进卫生健康执法监督体系建设、健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加强公共卫生和医疗机构的分工协作、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及加快推进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
《纲要》显示,肇庆将健全重大疫情应急响应机制,建立集中统一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完善部门间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加强传染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执法监督体系和能力建设,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紧急医疗救援、综合防控处置和信息报告等综合应对能力。
在疾病的预防控制上,将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规划和标准化建设,健全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工作机制,落实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职能。同时,增强农村、社区防控能力,培育和稳定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完善公共卫生重大风险研判、评估、决策、防控协同机制。
在健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方面,肇庆将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传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机制,提高人才队伍及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应急处置和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加强对重大动物疾病的防控力度,建立分级应急预案、疫情监测、检疫和报告制度。
在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上,肇庆将提高公共卫生应急救援、指挥调度、疾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等信息整合能力,建设高效统一的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等信息便民医疗服务,全面推广使用电子健康码,鼓励各类医疗机构建设互联网医院,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
同时,力推在端州区、鼎湖区建立独立运行的卫生监督体系,打造公正廉洁、执法为民、敢于担当的执法监督队伍。
【记者】赖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