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夜幕下,蕴藏着一片巨大的、有包容性的消费场景:夜间经济。当前,茂名市正在谋划把发展夜间经济作为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点亮夜生活,打造经济增长新亮点。
11月11日,茂名市政府官方网站正式公布《茂名市进一步繁荣城区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实施方案(2019-2021年)》(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因地制宜形成“食、游、购、娱、体、展、演”多元夜间消费市场,推动消费平稳增长,打造具有茂名特色的夜间消费。力争到2021年底,在市主城区和各县级城区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各具特色、功能完善的夜间消费商圈和生活圈。
茂名启动“开采”夜间经济富矿
“夜间经济”一词是20世纪70年代英国为改善城市中心区夜晚空巢现象而提出的经济学名词。顾名思义,指发生在当日18:00到次日6∶00,以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为消费主体,以休闲、旅游观光、购物、健身、文化、餐饮等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城市消费经济。
商务部数据显示,我国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商场每天18时至22时的销售额占比超过全天的一半。可以说,夜间是消费的“黄金时段”。
年中以来,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南京等城市相继出台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的相关举措,而且这种势头由一二线城市逐渐向三四线城市辐射。
11月,茂名市出台加快推进城区夜间经济发展的政策,从顶层设计上对繁荣茂名夜间经济作出考量,旨在延长经济活动时间,增加社会就业,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高消费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品质化、多元化、便利化消费需求。
茂名将建立夜间经济协调推进机制。方案提出,鼓励“滨海绿城”地标、商圈和生活圈相关企业成立商会等社会组织,积极推动“政府+商协会+企业”的共治共管新模式,推动发展与有效管理相结合,全面推进本区域夜间经济工作,引导行业自律发展。
打造茂名夜间消费商圈和生活圈
“滨海绿城”是茂名城市资源特色,以充分挖掘城市精神文化内核为前提,方案提出因地制宜在主城区南越文创街、红旗北路特色餐饮街、江东中路啤酒街,水东湾新城明月海湾、歌美小镇,以及其他县级城区,分别围绕冼夫人文化、荔枝文化、石油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活力时尚等主题,大力发展具有创新引领和品牌吸引力的夜间经济消费业态。
夜间经济并不等同于传统夜市,而是一种消费经济的转型升级、城市生活的美好体现。方案提出,在主城区东汇城、印象汇、茂名影剧院、站北路餐饮街、东信时代广场、威威步行街、站南片区CBD等区域和其他县级城区打造“滨海绿城”商圈,形成“商旅文体”融合发展的夜间经济消费氛围,提升夜间经济消费品质,辐射热点地区消费者。
“夜市”被“商圈”取代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城市规范化、精细化治理的要求。在打造“商圈”的同时,方案还提出培育“滨海绿城”生活圈。在主城区华侨城、文化广场、人民广场、希望之泉、新湖公园、春苑公园、南香公园、官渡公园、露天矿生态公园和电白万达广场、红树林湿地公园等区域及其他县级城区,培育首批“滨海绿城”生活圈,提升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便利居民夜间消费。
为繁荣夜间经济提供硬支撑
美国布朗大学教授戴维·威尔等三位经济学家最近依靠卫星记录下的中国夜间灯光亮度与铁路货运、耗电量等指标一起建立了一个经济模型,得出的结论是:“一个地区夜晚的灯光亮度和它的GDP成正比”。
方案提出,点亮夜间消费场景,支持夜间消费重点区域夜景亮化、美化工程改造提升,完善夜间标识体系、景观小品、休闲设施、灯光设施、环卫设施、公共Wifi及5G通讯等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夜间消费重点区域环境质量和吸引力,丰富公共活动空间,为消费者营造夜间消费的舒适、休闲的消费环境。
引导夜间体育消费新风尚也是一大方向。方案指出,支持体育中心等体育运动项目经营单位延长营业时间至22时或更后。加强省级及以上体育赛事的引进工作。在公园增设体育健身设施和运动场地,满足年轻人体育消费需求,不断丰富体育健身和体育竞赛表演市场。
夜间公共交通服务是市民关注热点。方案明确,在重点商圈以及区(县级市)城区夜间消费重点区域周边,做好地面公交运输基础保障,科学合理划定禁、限停路段及时间,适当增加道路夜间临时停放车位、出租车候客点、夜间公交线路点等,引导出租车企业和网约车平台加强重点区域的夜间车辆调配,提升夜间消费的便利度和活跃度。
夜间经济与布局建设城市绿道体系强关联。方案提出,谋划建设贯穿全城、城乡一体、区域联动的城市绿道,市民5分钟(300米)左右就可以从家门口走进绿道系统,并通过绿色出行到达城市主要的公园广场、公共服务设施和商业设施。
丰富夜间消费业态提升软实力
有专家表示,在发展夜间经济的过程中,既要有搭建夜间消费空间、打造核心旅游产品、创新多元经济业态、提高配套管理水平等的硬支撑,更需思考突出城市文化特色、营造独特消费场景、延长人群停留时间、长久聚集人气等为夜间经济提供持久动力的“软实力”。
方案提出策划“点亮滨海绿城”促消费活动。在南越文创街、东汇城、华侨城、文化广场、红旗北路特色餐饮街、江东中路啤酒街等“滨海绿城”地标、商圈以及县级城区夜间消费重点区域,组织开展深夜食堂美食节、灯光节、公益表演等夜间主题活动。
还将打造夜间消费“文化IP”。鼓励有条件的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延长开放时间,逢重要时间节点、传统节日开放夜场参观,举办夜间文化、旅游活动。
也将打造“粤菜师傅”一条街。打造“粤菜师傅”工程就业创业一条街,建设“粤菜师傅”就业创业的载体,汇聚特色菜品,提升菜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积极推动创建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在南越文创街、红旗北路特色餐饮街、站北路等“滨海绿城”商圈和生活圈以及区(县级市)城区夜间餐饮消费集中区域开展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创建工作。
夜间经济,是经济命题,是城市治理课题,更是一项系统工程。从这个角度来说,夜幕降临,茂名的灯光才刚刚亮起来。
■关注话题
“夜茂名”哪些变化会马上发生?
1、小散经营户将消失?特色精品夜市将会出现!
方案提出大力培育发展特色精品夜市。结合创文创卫创森工作,加强规划统筹,因地施策,引导小散经营户集中经营,在“滨海绿城”生活圈周边以及县级城区夜间消费活跃区域,培育发展文化、旅游、购物、餐饮等为特色地方精品夜市。
值得一提的是,方案要求对城区夜间消费活跃区域实施包容审慎监管,适度放宽夜间特定时段外摆摊位管制。
2、晚间促销活动将增加
方案鼓励夜间延时经营。支持品牌连锁企业加大24小时便利店建设布局。鼓励商场、购物中心延长营业时间,在店庆日、节假日期间开展“不打烊”等晚间促销活动。
3、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将延长开放时间
方案鼓励有条件的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延长开放时间,逢重要时间节点、传统节日开放夜场参观,举办夜间文化、旅游活动。体育中心等体育运动项目经营单位也将延长营业时间至22时或更后。
4、晚上办大型活动审批手续将简化
方案要求公安机关对属于大型活动安全许可范畴的活动要简化安保审批手续,提供高效安全服务支撑。当然,简化安保审批手续不意味着放松夜间安全管理,方案同时要求茂名市公安局、各区(县级市)政府和茂名滨海新区、茂名高新区、水东湾新城管委会要制定保障夜间经济安全等级防控预案,有针对性调整和加强夜间巡控警力,提高安全保障水平;建立夜间经济活动风险评估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营造安全有序的夜间消费环境。
【统筹】刘俊
【记者】刘栋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