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阳江新闻 > 正文

振奋人心!阳江90后女博士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近日,阳江市人民医院高水平医院建设工作传来重大喜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评审结果。该院治未病科范慧婕博士申报的项目—《基于Grx-1调控蛋白去谷胱甘肽化修饰探索当归芍药散对高脂血症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作用及机制》经过多轮评审,成功立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资助,标志着阳江市人民医院科研工作取得新突破。

范慧婕博士

探索改善高脂血症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机制

出生于1990年的范慧婕为阳江市人民医院治未病科负责人,医学博士、博士后 ,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中华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青年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亚健康分会理事,是该院与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赵晓山教授团队科研联盟的核心成员,负责该院中医亚健康调理门诊和中医儿童调养门诊。

范慧婕主要研究方向为旨在探索活血化瘀、健脾祛湿的经方在高脂血症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等科研项目7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参与发表SCI论文10余篇。

2018年7月,阳江市人民医院和南方医科大学联合建设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依托著名医学院校的博士后流动站和博士后合作教授,引进博士后人才和培养自已的博士后人才,该院范慧婕博士作为该基地首位入站的博士后,先后打破了医院科研工作多项纪录。

在合作导师梁红峰书记和南方医科大学赵晓山教授指导下,范慧婕申报了此次课题。《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显示,2012年我国成人血脂异常率高达40.4%,并呈逐年上升趋势,预计人群中血清胆固醇水平的上升将导致2010-2030年我国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血管病增加920万。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高脂血症诱导心血管疾病发展进程中最早可检测到的病理变化,贯穿于整个疾病病理进程中,在早期尚未出现动脉斑块的高脂血症患者已出现血管内皮功能明显降低,在中医上可通过健脾祛湿、活血化瘀的治法来改善高脂血症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从而起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其有利于高脂血症并发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体现“已病防变”的中医治未病思想,并且对心血管科、神经内科等其它专科的研究亦有推动作用。

范慧婕博士带领科室医护人员到阳江市社会福利院开展关爱儿童义诊活动。

范慧婕表示,此次课题成功申报后将进一步探索活血化瘀、健脾祛湿的经方在高脂血症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找到一条改善高脂血症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的有效途径。

加大科研投入

力行“科教兴院”

作为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医院,在市委市政府、市卫生健康局的领导下,阳江市人民医院坚持人民至上,始终秉承“厚德、尚道、精医、福民”的院训,以“建设省高水平医院,打造粤西区域医疗中心”为目标,重点在学科建设、科研平台、人才引进、信息建设、环境美化、优质服务、分级诊疗等领域持续发力,全面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在科研方面,该院历来力行“科教兴院”战略,大力发展科研工作,对各级立项、著作、专利等进行专项扶持,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科研奖励政策,将重点(特色)专科建设情况与科室绩效、科主任绩效考评挂钩,科研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医院建设省高水平医院工作以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含在研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科研项目3项、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项目9项、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科技攻关项目2项、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和科普项目9项等科研成绩。

此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获得,将对阳江地区医疗科研向更高层次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和引领作用。

【全媒体记者】张俊

【通讯员】陈进杜 杨芳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