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69岁生日的祝福声中,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简称“中国航展”)于11月11日闭幕。
在为期六天的展会里,共有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的770家厂商参展,来自50多个国家的200个军政贸易代表团参观;专业观众近15万人次,普通观众约30万人次;共举办各类会议、论坛、活动、BTOB共190场,签订了逾569个项目价值超过212亿美金的各种合同、协议及合作意向,成交了239架各种型号的飞机;来自境内外425家媒体、2850名记者采访报道了本届航展盛况。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批复,第十三届航展将于2020年11月10-15日举行。
43个国家和地区的770家厂商参展
本届航展秉承“开放、合作、共赢”理念,向世界全面展示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航空航天及国防装备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展会各项主要指标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越,呈现出规模大、档次高、亮点多、效应强、服务好的特点。
本届航展共有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的770家厂商参展,同比增长10%,其中境外展商比例为45%,展览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本届航展举办期间恰逢中国空军建军69周年(11月11日),除中国空军大规模展示现役武器装备外,民航系统及航空工业、中国商飞、航天科技、航天科工、兵器工业、兵器装备、电子科技、中国航发、电子信息等龙头企业也携更多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参展,来自我国船舶系统的相关企业也携海上防务展品参展,航展展品结构首次实现“陆、海、空、天、电”全领域覆盖。
歼-20、歼-10B惊艳亮相
随着我国航空航天产业的快速发展及国防实力不断增强,一大批代表当今世界航空航天及国防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在本届航展上集中展示。
其中,中国空军的歼-20、歼-10B、歼轰-7A、运-20、空警500、攻击2无人机等现役武器装备“大家族”全体亮相,成为本届航展的大亮点之一;航空工业派出了FTC2000(山鹰改)高级教练机、刚完成水上试飞的国产大型水陆两用飞机AG600等共计134项产品参展,其中37项为首次参展。
此外,中国商飞首次展出的CR929远程宽体客机1:1样机机身,中国航发首次公开展示的宽体客机发动机、民用涡轴涡桨发动机,航天科技首次对外公开展出的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空间站核心舱、嫦娥四号探测器与“鹊桥”中继星,航天科工首次亮相的WJ-700高空高速察打一体无人机系统、高速飞行列车、空天往返飞行器、太阳能无人机等。
中国兵器首次公开展示的60%以上参展装备,中国兵装展出的6个领域251项产品,中国电科首次体系化展出的陆、海、空、天、电诸多领域的400余项尖端信息化产品,中国电子的130余项产品等皆成为本届航展上的明星展品。
在地面装备动态演示方面,除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两家国字号的大型企业外,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中资燕京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汽车公司有限公司三家民营企业也强势加入,表演内容更丰富,表演形式更震撼。五家参演单位近40个型号装备,包括坦克、装甲车、防务突击车、越野车等,现场演示了爬纵坡、过壕沟、过涉水池、蛇形机动等项目,同时还进行模拟部队日常训练场景的演示,生动展现了中国防务装备的优异性能。
与此同时,国际展商也携新技术、新成果、新成品亮相。除巴基斯坦空军继续携中巴合作生产的枭龙战机参展参演外,巴西航空工业公司首次向中国公众展示了旗下最新款E195-E2支线客机,湾流公司展出了旗下顶级豪华远程公务机G650ER,空客直升机、俄罗斯直升机、安萨特直升机、德事隆集团也分别携旗下主力机型参展。
举办各类专业主题活动190场
本届航展共吸引来自50多个国家的近200个军政贸易代表团参加。同时展会期间,航展组委会举办了第十二届中国航展重大项目签约仪式,航展各主办、支持单位和国内外参展商联合或分别举办了航空航天高峰论坛、中国防务主题推介、新产品发布会、市场预测会、“一对一”商务洽谈会等专业主题活动,总计190场。
其中,11月6日上午,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与乌鲁木齐航空、浦银租赁公司进行2项合作项目签约,金额134.1亿元。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航天五院等多个单位进行32个项目签约,金额452.71亿元。11月7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与江西赣州市、南京软件园、外国客户累计签约合作项目500多个,金额达424亿元,签约项目涉及高速飞行列车、反无人机、军民融合、智慧产业等多个领域。
与此同时,波音、空客、巴西航空等国外知名航空企业在航展现场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产品介绍会及签约仪式等。波音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中国的发展及与中国伙伴的合作情况;巴西航空在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中国商用航空的市场展望,预计未来20年,中国航展市场需新交付1390架150座级以下的飞机,总价值将达850亿美元;德国隆航空与中国民用航空飞行校验中心举行了赛纳斯“奖状”560XLS+飞机交付仪式。
【采写】吴志远、胡钰衎
【图片】关铭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