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海摩天宇:老牌航空配套龙头企业的进击之路
▲点击视频看企业家精彩对话
今年是亚溥来中国工作的第三年。此前,他曾在德国摩天宇航空发动机公司(MTU)工作15年,随后又被派往美国的分公司工作四年。直到2018年,他从美国东海岸来到珠海保税区,担任珠海摩天宇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下称“珠海摩天宇”)总裁兼CEO。
珠海摩天宇,是20年前率先进驻珠海保税区的一批优质企业代表,也是目前国内规模等级最大、维修等级最高的民用航空发动机维修基地,公认的行业龙头。
从成立之初到今天,珠海摩天宇从300多人发展至员工过千,营收翻了20倍。而近几年,在亚溥任上,珠海摩天宇开启了三期扩建工程,建成后业务能力有望实现飞跃。
“从发动机维修数量来讲的话,我们目前已经是亚洲最大的发动机维修公司了。新的分公司建立后,珠海摩天宇将有望跻身世界最大的航空发动机维修公司。”亚溥说。
中德牵手开启发展路
珠海摩天宇所在的珠海保税区,于1996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1999年正式封关运作。园区建立之初,政策、环境、运行都尚未成熟,企业招商更是从零开始。千禧年后,园区率先迎来一批优质的外资企业,成为园区品牌,摩天宇便是其中之一。
2001年,MTU德国公司和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一拍即合,双方各出资50%共同组建了合资企业珠海摩天宇,成为最早一批进驻珠海保税区的优质企业。“MTU德国公司在发动机维修方面,是这个行业的领头者,而南航正好有飞机的发动机需要送修。”来中国时间虽晚,但亚溥对公司的发展历程了如指掌。
“当时,珠海摩天宇还是一个小公司,只有300多个人。到现在的话,已经有1000多名员工,我们的营业收入,在过去的20年间也翻了20倍。”亚溥谈到,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业务受到一定的冲击。但是可以预测,到2022年,公司有望恢复到原来的发展态势。
政策功能优势,以及毗邻港澳的地理位置,是摩天宇选择珠海保税区的初衷。自1999年园区正式运行后,开始拥有了其他经济开发区所没有的优惠政策:全区的海关监管实行宽松的备案制;境外企业和个人可设立加工、仓储、贸易、转口等机构,企业产品内外销比例不受限制……
“我们在这里发展,得到了珠海保税区很多的帮助和支持,包括资金上的、政策上的。”谈及园区的发展环境,亚溥提到印象深刻的两点。一是对于高科技企业公司税的减免;二是对员工培训的重视。“税收减少了,我们便可以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提升研发维修能力,帮助我们不断创新。而特别是今年疫情以来,政府针对企业员工提供的网上培训,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
20年春风化雨,20年春华秋实。一路走来,珠海摩天宇的成长壮大也伴随着珠海保税区的日新月异。在珠海摩天宇等一批优质企业的带动下,珠海保税区的政策功能优势正在加速转化为实体经济发展的驱动力,逐步形成具有保税政策需求的电子信息技术、航空配套、生物医药、商贸服务为主导的“保税+”现代产业体系。
港珠澳大桥带来新机遇
去年9月,珠海摩天宇三期扩建工程正式动工。同时,宣布新机型LEAP发动机维修能力上线,公司正式具备CFM国际公司LEAP发动机的修理能力。
三期扩建工程,是继2012年公司厂房首次扩建后的再次扩容。首次扩建,让公司的年维修能力从200台增加到300台,提升了50%。而按照计划,到2021年,三期工程完工后,公司将实现航空发动机大修业务能力从每年300台到450台的飞跃。
“近几年,公司在扩大规模方面有不少布局。”亚溥介绍,目前,公司还有一个新的发展业务,就是珠海摩天宇的一个分公司。“到2024年,新的分公司建立起来之后,珠海摩天宇有望跻身世界上最大的发动机维修公司。虽然现在,从发动机维修数量上来讲,我们已经是亚洲第一大的发动机维修公司了。”
在亚溥看来,公司目前所取得的成就让他感到非常自豪。“公司有99%是中国员工,中、德双方的人员合作也非常顺利。”他计划,未来在员工的培训教育方面搭建起一个体系,让新员工能够更快成长。“我们能够预见,珠海摩天宇的未来发展会很好。”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亚溥带领的珠海摩天宇十分看中港珠澳大桥带来的机遇。“大桥开通之后,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可以有效地缩短我们发动机维修的送修周期,帮助我们节省大笔成本。”亚溥举例说,发动机在公司的厂房多停一天,就可能带来几千美金的资金占用,而港珠澳大桥的通车,让运输周期缩短了,成本自然也降下来了。
“虽然目前整个国际航空环境不太理想,但在未来发展规划中,还是会进一步做大做强公司,因为我们有非常过硬的维修能力。”亚溥期待,2024年新厂房落成后,公司业务量会有一个台阶的提升。“我们的目标就是不断巩固在中国、亚洲的行业领头羊地位,同时向全世界最大规模迈进。”
对话
亚溥:希望珠海继往开来,吸引留住更多人才
南方+:从德国到美国,再到中国,觉得珠海和珠海保税区的工作、生活环境如何?
亚溥:总体上来讲,我觉得和德国、美国没有太大的差别。当然会有一些文化上的差异,比如在饮食方面不一样,但我还是非常喜欢吃中国的食物。
我的家人,我太太和孩子们也非常喜欢珠海,感觉这里大家的思维还是很开放。同时也很友好,像我们在这边不太会说中文,大家也都非常有耐心地帮我们解释。
说个有趣的故事,当我告诉我儿子会来珠海这边工作的时候,我就对他说,在珠海的话,你可以一年四季都穿短裤,我儿子听了非常开心。
南方+:珠海作为中国的经济特区,您认为这里的发展怎么样?有什么变化?
亚溥: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珠海的发展非常迅速,保税区的变化也是巨大的,吸引了不少企业、人才来到这里。不过在基建方面,比如说在高速公路、街道建设,还有在铁路轨道交通建设等方面,珠海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此外,我认为珠海想要吸引更多的青年人才加入的话,希望政府能够投资更多好的学校,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留在珠海,也吸引更多外资企业前来投资。相对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或是香港、澳门来说,城市的吸引力也还有提升的空间。
南方+:对于珠海、珠海保税区,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有何寄语?
亚溥:说到寄语,我之前接受采访的时候,也录了一段小视频。首先我想表达的是感谢之情。我认为开办经济特区和保税区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想法,也取得了非常大的发展成就。我们公司在珠海保税区这边扎根20年,正是有了保税区和珠海经济特区这样的特殊政策和帮助,才使得我们公司的发展越来越好,我很感激这片区域。
同时,我也希望珠海能够继往开来,既能守住过往的优势,也能不断向前发展,让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都能够不断突破,提升城市的吸引力,让更多的企业、人才能够来到珠海、留在珠海。
【采写/出镜】梁涵
【图片/视频】关铭荣 实习生 黄惠婷
【策划/统筹】梁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