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正文

改革开放40年,梅州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开门天地宽


开门天地宽 奋进换新颜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梅江河上,这座山城醒了。

梅江两岸,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远处群山如黛,连绵不绝,又暗藏生机。

40年飞跃万重山。大山还是那座大山,但梅州早已是翻天覆地、沧海桑田。1978年,一声春雷,惊醒沉寂的神州大地。梅州的山门也随之一点一点打开,思变奋进的客家人不断开辟新的发展空间,走向充满生机、充满希望的新天地。

山门一开天地宽。40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梅州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社会发展活力得到极大的提高,穷山恶水变金山银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8.2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1075.43亿元,年均增长9.7%;人均GDP从1978年的232元增长至2017年的24623元,年均增长8.9%。

青山绿水环绕的梅州城市新貌。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摄

▶▷改革开放

四十载春风化雨城乡日月换新天

下午5时15分,一架从广州飞来的飞机降落在梅县机场,广州人张浩走出机场。10多分钟后,他站在江南新城的写字楼望向窗外,城市综合体、高端小区在眼前错落排开,城市繁华可窥一二。“从广州乘飞机到梅州大约1个小时,来梅州工作两年多,渐渐喜欢上了这个城市,她安静舒适,又不乏活力。”张浩说。

40公里开外,梅县区松口镇大黄村村民廖春香已做好晚饭,饭桌上摆放着鸡肉、鱼肉、青菜,香气扑鼻。“日子过得越来越有滋味,是因为漫山遍野的柚果。”她指着家里气派的楼房,门口停放的小轿车,笑称那是“柚子”房、“柚子”车,“如今村里靠种柚子每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人大把。”廖春香说。

从城市到乡村,这虽是两个不同的生活片段,却都是梅州改革开放的生动注脚。

40年风雷激荡,40年潮涌客都,万物生长,日新月异。

恢弘大气的广州大桥架设梅江河,大桥两边,世界客商中心等地标性建筑,以及城市综合体、湿地公园、高端小区等,勾勒出一个现代化城市的轮廓。

“这40年城市的变化翻天覆地,尤其是最近几年,发展变化很大。2013年以前,梅州城区连大型的城市综合体都没有,城市格局很小。”63岁的市民卢先生说。

梅州总面积逾1.5万平方公里,但在2015年前,城市规划区范围仅168平方公里。为尽快拉大城市框架,提高城市承载力,梅州创新谋划嘉应新区。

2013年11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广东梅州嘉应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3-2030年)》。根据规划,嘉应新区核心区面积为55平方公里,起步区包括江南新城、芹洋半岛、梅县区新城三个片区,规划面积为17.8平方公里。作为嘉应新区的起步核心区,江南新城迅速拉开“一年打基础、三年定雏形、五年成规模、十年基本建成”建设进程。

短短数年,随着江南新城建设进程的推进,资源要素快速聚集,产、城、人深度融合。梅州现代化气息渐渐浓郁,生活也越来越便捷、舒适。

昔日的荒芜之地崛起宜居宜业新城,这只是梅州改革开放40年城市变化的一个小镜头。

而对于梅州的乡村而言,穷山恶水变金山银山,村庄旧貌换新颜,是最大的变化之一。

距离平远县城20多公里的八尺镇八尺管理区杨梅山自然村,坐落在半山腰。水泥路沿着深山蜿蜒,直通村民家门口。冬日时分,村民房前屋后,漫山遍野的脐橙、百香果果实累累。正值周末,从省内外自驾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村子异常热闹,村民何伯在家中开的农家乐,接待了一茬又一茬游客。

“以前,守着大山看不到出路,改革开放后,山门打开了,大山就是我们的金山银山。”何伯说,他们一家靠着种脐橙、百香果等,在城镇买了房,平时住城里,隔三差五回村里管理果树,节日周末回来经营农家乐。

回首改革开放40载来时路,从家庭联产承包制,到取消农业税、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梅州人锲而不舍地围绕“山”字做文章,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999年,广东省召开山区综合开发工作会议,提出“西学高州,东学梅州”。

40年春风化雨,梅州的农林牧渔业不断发展壮大,逐步形成产业化。目前,梅州涉农经营主体超6000家,农业占产业比近20%,农业经济增速更是多年全省领先。今年9月23日,作为全国6个分会场之一,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梅州分会场活动,在松口镇大黄村弥漫着柚香的柚园举行,梅州柚、梅州茶、梅州橙等登上全国大舞台,充分展示了梅州农业新成果、梅州农村新貌。梅州农村农业发展翻开新篇章。

2011年梅城归读公园与现如今的梅城归读公园对比图。(何志林 摄)

▶▷打开山门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打破常规开拓新天地

山门打开,十万大山便是金山银山;山门打开,新的天地蕴含无限生机与希望。

打开山门,关键在交通。对于山区城市来说,4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也是梅州交通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不断开辟新路的过程。

“改革开放之初,从梅州去一趟广州要十多二十个小时,我爷爷一辈子去的最远的地方是梅州市区。”来自大埔县洲瑞镇的陈文彬说。

改革之前至改革开放初期,梅州交通的不便,让人谈“路”色变。

“那时很多外商企业都说,来梅州是‘一来三补’,来一趟,需补腰、补精神、补轮胎。”金利来公司经理温素玲说,由曾宪梓博士创办的香港金利来集团,上世纪80年代初期就在梅州设厂,她是最早的一批员工。80年代初,正是广东沿海地区大兴“三来一补”(即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中外合资企业经营模式的时候,然而,谈起来梅州投资,不少人因交通而打了退堂鼓。

想要有出路先要修路。改革开放以来,梅州人对交通基础设施的需求日益迫切。“若要富先修路”“路通财通”“小路小富、大路大富、高速公路快速富”……40年来,这些观念深入梅州人心。

梅县区程江高速枢纽。 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摄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梅州提出“希望在山、希望在路、希望在外”的“三个希望”发展战略,掀起了国省道改造的热潮,205、206国道横贯东西,沟通南北;“十五”时期,梅州抢抓省委、省政府开展“水泥硬底化”“村村通公路”的重要发展机遇,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如火如荼;“十一”“十二五”时期,省委、省政府提出交通建设大会战,梅州成为全省高速公路建设主战场……

2003年12月20日,梅州本地商人罗先生至今清楚记得这个日子,“这是梅州市境内首条高速公路——梅揭高速全线通车的日子。”罗先生说,这是像他这般常常往返梅州和潮汕地区的生意人盼了多年的高速公路。

梅州首条高速——梅揭高速的开通历经重重困难。省路桥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路达分公司负责人表示,梅揭高速是当时全省山区高速建设项目中难度最大的,粤东地区最长的公路隧道便在此路段。因建设高速公路需国家审批,但分段只需省里审批即可。为尽快改善山区交通条件,梅州打破常规,采取分段立项、分段施工的方式,将90多公里分6次立项,开创全省先河。

一通百通。境内首条高速通车后,梅州的高速公路建设步伐快马加鞭。

2005年,梅州首条通往珠三角高速公路——梅河高速通车;2015年,随着济广高速平兴段建成通车,梅州实现了“县县通高速”;明年,随着梅汕高铁将建成通车,梅州将迈入高铁时代。

40年开山劈路,一张内畅外联、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路网初步建成。统计数据显示,至2017年,梅州公路通车总里程18484公里,公路密度116公里每百平方公里,是改革开放初期2869公里的6.4倍。

山门一打开,新的天地就在眼前。

“现在我们的农产品不愁出路,今年10月份我们的营业额已经突破1000万元了。”五年前从广州辞职回家乡兴宁当起新农人的张雪莲说,这几年来,她经营的农场从一家发展到三家,种植面积达到300亩。随着交通的发达,山门敞开,农产品销路越来越广阔。

农民稻谷丰收,脸上露出丰收的喜悦。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摄

▶▷逐绿前行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让美丽与发展共赢

8.2亿元,1075.43亿元。这是1978年和2017年梅州的生产总值。

36.1%,75.06%。这是1985年和2016年梅州的森林覆盖率。

透过两组简单的数据,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生态与经济并进”的绿色发展之路。

要生态也要经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地处粤北山区,梅州人民加快发展、冲出围龙的愿望任何时刻都很强烈。但加快发展不是乱发展。改革开放40年以来,梅州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探索一条将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之路。

从改革开放初期积极实施“绿化荒山,造林中果”,到近年开展“森林围城”,40年来,梅州持续开展“绿满梅州”大行动,不断厚植生态人文优势,夯实绿色发展基础。这一边,政府大力治理环境,另一边,百姓自觉护美家园,上下一心绘就了梅州最美发展底色。

目前,梅州境内拥有自然保护区50个、森林公园158个、生态公益林103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5.06%,居全省之首。全市空气、水质达标率也稳居全省前列,连续多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全国最具安全感城市”。

在前段时间公布的广东省绿色发展指数计算结果通报中,梅州名列全省第二,其中资源利用指数、环境治理指数、环境质量指数等3个分类指数分别居全省第一、第二和第二。

2017年6月28日,由宝新能源、塔牌集团为主发起人,联合喜之郎、超华科技、温氏股份共同设立的梅州客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梅州市正式宣布对外营业。这是国家启动民营银行试点以来,首家在原中央苏区发起设立的民营银行,也是广东银监局辖区内第一家民营银行。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摄

40年逐绿而行,终将因绿而兴。

坐落梅州几何中心位置的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是梅州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平台。近年来,随着广汽集团、广药集团、广州轻工集团、广州万宝集团、珠江啤酒等一批知名企业落户,广汽零部件产业园、广药大健康产业园、新能源新材料及先进制造业产业园、食品饮料产业园、广梅共建大数据产业园等“园中园”建设已现雏形,一个绿色产业集群呼之欲出。

“我们致力把园区打造成梅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平台。”广梅园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张伟杰表示,从建园起,梅州高新区就超前谋划,牢固树立“生态建园、产业兴城”的理念,始终在产业发展中严格管理并提升环境质量,“税收贡献再大的项目,如果环评不过关都不让进园。”立足梅州生态发展区的功能定位,广梅园目前积极推进绿创中心建设,构筑与粤港澳大湾区绿色产业精准对接、协同发展的示范园。

好生态,不断为梅州带来发展的新思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梅州把主要精力和资源放在发挥区域功能和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上,努力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梅州。

大埔县西河镇北塘村美丽乡村。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摄

■数说40年

1.生产总值(GDP)

1978年:8.2亿元

2017年:1075.43亿元,累计增长131.15倍,年均增长9.7%,比改革开放前(1949年-1978年)平均增速(5.5%)高4.2个百分点

人均GDP

1978年:232元

2017年:24623元,年均增长8.9%;

2.固定资产投资

1978年:1.32亿元

2017年:806.77亿元,累计增长610.2倍,年均增长17.9%;

其中,基础建设投资

1978年:0.57亿元

2017年:266.97亿元,年均增长17.1%;

交通运输邮电业投资

1995年:5.53亿元

2017年:133.23亿元,年均增长15.6%

3.产业结构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

1978年:

48.9:27.8:23.3

2017年:

17.5:33.3:49.2

第一产业比重累计下降31.4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比重分别累计提高5.5、25.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比重提升较快,平均每年提升0.66个百分点

4.生态发展

森林覆盖率

1998年:70.9%

2016年:75.06%,全市设立县级以上自然保护区50个,其中省级以上6个,废水、废弃有害物质排放量大幅下降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2012年:70.22%

2017年:100%

2017年末

全市环境监测站9个,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11座,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96.96%,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5.交通

公路通车里程

1978年:2938公里

2017年:18483.8公里,年增长4.8%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

2011年:28.7公里

2017年:567公里,年增长20.5%

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

1978年:18.5公里

2017年:116.5公里

6.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978年:5.59亿元

2017年:334.04亿元

年均增长5.4%,平均增速比改革开放前高0.6个百分点

全市粮食产量

1978年:100.93万吨

2017年:124.86万吨,年均增长0.5%

水果产量

1978年:0.68万吨

2017年:155.65万吨,年均增长14.9%

【来源】南方日报

【全媒体记者】唐林珍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