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正文

广东潮剧院香港潮剧传承中心今日揭牌,姚璇秋等名家现场“手把手”教学


“姚璇秋、方展荣和郑健英等潮剧名家来香港了!”6月10日下午3时许,香港潮人文艺协会潮剧传承中心举行揭幕仪式,广东潮剧院作为合作方,带来了两位国家级和一位省级非遗潮剧传承人现场授艺,并作为艺术顾问长期指导香港潮剧传承工作。 

粤剧大师如马师曾、红线女,潮剧大师有姚璇秋、方展荣,潮剧这张名片如何扩大文化影响力?对此,广东潮剧院给出肯定的回答: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潮剧一定会参与其中;汕头与香港的合作只是开始,未来将着力打造“精品演出+艺术普及+传承未来”的全新艺术传播模式。

广东潮剧院:从“甘当绿叶”到“造血帮扶”

从汕头站到深圳北站,2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广东潮剧院院长蔡少铭一直在思考:“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潮剧会扮演怎样的角色?”“大湾区一小时交通圈的构建,让粤港澳三地文化得以深度合作,而潮汕在港澳和泛珠三角等城市有着丰富的商会资源,潮剧作为文化载体仍可大有作为。” 

“2010年,我院被省文化厅定为首批粤港澳文化交流合作示范点,抓住这一契机,我院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汕港文化交流,”蔡少铭说,“除了派团参加香港戏曲节等演出之外,我们还打造‘汕港潮剧名家同台献演’活动品牌,此前已在两地举办了三届活动。”

2010年,广东潮剧院被省文化厅定为首批粤港澳文化交流合作示范点。

据了解,建院至今,广东潮剧院46次组团赴香港交流演出1300多场,交流近3000人次。2014年1月14日至16日,香港东区戏曲节。香港陈树渠大会堂上演了《金花女》《闹钗》《井边会》《梅亭雪》等经典潮剧,香港潮人文艺协会是表演单位,广东潮剧院是表演支持单位。

2014年1月14日至16日,香港东区戏曲节在香港陈树渠大会堂举行,现场座无虚席。

2014年1月14日至16日,香港东区戏曲节,广东潮剧院是表演支持单位,派出了主要配角、导演、领奏、司鼓及服装、道具、舞美等演职员参加演出,当了一回实实在在的“绿叶”。

“我们派出了主要配角、导演、领奏、司鼓及服装、道具、舞美等演职员参加演出,当了一回实实在在的‘绿叶’。”蔡少铭表示,“在交流展示的同时,我们也要多做‘绿叶’,让香港本地的潮剧团壮大。” 

汕港携手传承潮剧 主动融入“人文湾区”

“鉴于时代变迁,传统的曲艺有渐渐被取代之势,甚至人才不继,潮剧、潮乐存在断层之危机!”对于香港潮人文艺协会会长林雪芸来说,如何推动香港潮剧传承与持续发展一直萦绕心头。

在“共建人文湾区”背景下,林雪芸提议筹组香港潮剧传承中心,通过培训年轻爱好者把潮剧传承下去。这与蔡少铭的想法不谋而合,双方一拍即合,共同探索潮剧在困境中的出路。

林雪芸也设想,未来在港设立培训基地,并将招募青少年学员,授艺传承。

“我们计划开展潮剧传统表演艺术培训课程、潮乐演奏培训课程、潮剧进校园活动和潮剧展示活动,打造粤港文化交流合作品牌。”蔡少铭说。

林雪芸也设想,未来在港设立培训基地,并将招募青少年学员,授艺传承。希望通过文艺汇演、大湾区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以及与其他国家地区的潮剧社团开展合作交流,用潮乐、潮剧、潮音凝聚和团结华侨,以不同文化交流,增进各国人民友谊。  

薪火相传,从汕头来到了香港

6月10日下午,香港九龙官塘工业中心二期五楼的一处排练厅里潮音袅袅。“广东潮剧院香港潮剧传承中心”揭幕后,香港潮人文艺协会的演员们围拢在一起:85岁的姚璇秋,正给这些青年演员传授经典潮剧折子戏《梅亭雪》,她不顾炎热,一招式一举止,一丝不苟地示范着。

(视频丨85岁的姚璇秋给香港潮人文艺协会的青年演员传授经典潮剧折子戏《梅亭雪》。陈喜城 摄)

“唱曲时,咬字要明,口型要美,行腔要顺。关键在于运气,要用丹田气息。”几十年前,杨其国老先生的教诲,姚璇秋谨记于心并作了示范。离开舞台后,姚璇秋把全副身心都投进到新人的培养中去;不同的是,这次薪火相传,从汕头来到了香港。

85岁的姚璇秋(左一),正给这些青年演员传授经典潮剧折子戏《梅亭雪》

香港,是姚璇秋的福地。1960年,她随广东潮剧团首次到香港演出,主演剧目有《陈三五娘》《辞郎洲》《扫窗会》等。她精彩的表演艺术,在香港各界掀起一股“潮剧热”。

“我演过的那些古老、经典的剧目,保留了潮剧的精髓,传承这些戏对于培养新一代潮剧人才十分重要。”作为潮剧表演艺术的"活化石",姚璇秋深知传承的重要性。让她欣喜的是,2014年广东潮剧院整体划转设立“汕头市潮剧研究传承中心”之后,采取抢救性传承保护和生产性传承保护并重、以点带面进行传承保护工作,新一代青年演员从老艺术家手中接过了“接力棒”。

收徒不应只局限于潮剧院

2016 年起,由姚璇秋、方展荣等老艺术家担任传承老师,广东潮剧院从院属各团选派优秀青年演职员参加传承培训。老艺术家为青年演职员授课,亲自示范、“手把手”教学传承潮剧传统折子戏。

“学生自己去摸索表演方法,需要很长的时间,经老师指点进步更快”,“这些戏经、戏法由上一辈传承给青年演员,形成传统很有意义。”方展荣呼吁,潮剧的收徒传承工作要长期做下去,“收徒不应只局限在潮剧院里,而应向外看,只要是有心学习潮剧的青年演员,都可吸纳为徒。” 

广东潮剧院的潮剧艺术博物馆吸引不少戏迷观光,其中不乏青年戏迷们。

“老艺术家们倾力授艺,我们则从其他方面大力支持研究、传播潮汕历史文化工作”,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潮人文艺协会名誉主席高佩璇博士为香港潮剧传承中心揭牌时表示,“大湾区带来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大家都能展示不同的文化” ,“潮剧作为文化载体凝聚起海内外潮商,也是大湾区文化融合的一种表现”,“汕头不属于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但通过粤港澳大湾区兼容并蓄的文化生态和汕港合作,有助于涵育香港的潮剧精品。” 

让高佩璇欣慰的是,“在香港,依然有一批有识之士在竭力保障与繁荣潮汕文化研究的未来,为家乡发展发光发热,奉献自我。”  

【全媒体记者】张伟炜 徐子茗

【摄影】陈伟斌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