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汕头新闻 > 正文

过境客水多却仍“喊渴”的汕头,如何破解水资源困局?


汕头地处韩江及榕江、练江三江下游,过境客水较为丰富。但实际上,汕头仍是一座“缺水”的城市。

因此,汕头一直致力探索节水型城市的创建。2015年,汕头市政府印发实施《汕头市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以深化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为抓手,按照“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的原则,大力改善水生态环境,切实创新水资源管理模式,通过制度建设,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行政手段推动相结合的新型节水机制,提高全市用水效率和效益。

今年6月初,汕头全面吹响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冲锋号”,市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省级节水型城市的考核要求,分析研究汕头的实际,对汕头近期必须完成的创建工作进行明确,逐一细化,并逐项分解落实到相关责任单位。

在这一背景下,汕头在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上有哪些动员和部署?接下来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突破?

今年6月初,汕头全面吹响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冲锋号”。

汕头水资源供需面临严峻形势

汕头地处亚热带南季风气候区,面临南海,水汽来源丰富,全市年平均降雨量1576毫米。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汕头的生产和生活用水急剧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形势。

据统计,汕头市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约为18.69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约为331立方米低于我国人均水资源量2220立方米。

“汕头是个缺水城市,水质性、工程性缺水并存,供水安全面临严峻形势。”汕头市水务局水资源管理科负责人郑振彬表示,受资源、环境的制约,三江基本上仅剩下韩江过境客水约70亿立方米可以利用,相对水资源紧缺问题并不突出。

汕头是个缺水城市,水质性、工程性缺水并存,供水安全面临严峻形势。

而练江区域内人口相对密集的两潮地区,水污染较为严重,水质性缺水比较突出,当地水资源较为紧缺。南澳县虽然属独立海岛县,但蓄水工程及蓄水量少,属工程性缺水地区,因此两潮地区和南澳县水资源较为紧缺。好在目前通过引入韩江水,该现象基本得以缓解。

全面启动国家节水型城市建设

据汕头市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为东介绍,近几年来,除了通过工程措施如开展实施的引韩江水入两潮地区及南澳海岛县等引调水工程外,汕头通过节水措施加以缓解。汕头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常务副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实际上,早在2015年,汕头已启动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在此基础上,2018年11月,汕头召开创建节水型城市工作动员会议,进行再部署、再动员,全面启动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建设。同时,编制《汕头市城市节水中长期规划》,并对照国家新的考核标准重新修订《汕头市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工作实施方案》,重新制定了创建目标任务、时间节点,进一步细化各部门责任分工,计划到2019年创建成为省级节水型城市,2020年创建成为国家级节水型城市。先后制订出台《汕头市市政设施管理条例》《汕头市供水条例》《关于加强汕头市节水管理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节水工作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制度保障。

此外,全市实施居民用水阶梯水价,特种行业(洗浴、洗车)用水计量收费率100%;逐步推行非居民用水单位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非居民计划用水率达到90%;通过建立用水档案、健全用水制度、改造用水设施、完善用水统计、实施水量平衡测试等措施,促进企业用水方式根本性转变,全面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在推进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同时,汕头还全面铺开粤东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推进引韩供水工程和韩江、练江、榕江“三江连通”工程建设,通过连通江河湖库水系、优化水资源配置,有效保障汕头生产生活用水需求。

创建发展节水型企业是重要一环

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城市管理等诸多方面。其中,创建和发展节水型企业是重要一环。目前,汕头正在积极申报创建节水型城市,建成一批节水示范单位,申报的节水型企业覆盖率19.43%,基本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要求。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汕头电厂(简称“汕头电厂”)是节水型企业的典范。据该电厂节能专职工程师林伟滨介绍,近几年来,汕头电厂积极推动节水技改及废水综合利用工作的开展,共投入资金1200多万元,对电厂的雨水收集后抽调至生产系统再利用以及环保系统的废水系统进行优化。

近几年来,汕头电厂积极对雨水收集后抽调至生产系统再利用以及环保系统的废水系统进行优化。

“从2013年起,电厂的用水量逐年下降,一度引起汕头市自来水总公司的怀疑,怀疑电厂水表是否被‘做了手脚’。后来他们派人过来排查,我们才道破其中‘玄机’。我们通过建设污水处理系统和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共节水396.26万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林伟滨表示。

汕头电厂通过建设污水处理系统,取得了较好的节水成效。

除了汕头电厂,汕头大学和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也有较好的实践。两大高校将绿色生态理念融入校区建设,投入建设污水处理系统和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打造人水合一的绿色校园,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还获得粤东首个绿色建筑国标三星设计标识

相关

“节水要从每个人每滴水做起”

“节水不光需要管理部门的努力,更需要城市的每一个家庭和每一个市民从节约每一滴水开始。”业内人士指出,居民节约用水在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何激发居民节约用水的自觉性?据了解,汕头市水务部门每年都会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进行节水宣传: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广泛借助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和户外广告、宣传栏,多渠道、全方位、分层次开展节水宣传,营造出人人关心节水、支持节水、参与节水的良好氛围。

“从娃娃抓起,在幼儿园、中小学校实施节水教育,通过开展科普展览、主题班会、实践活动、征文比赛等,将节水意识根植于心,达到‘从孩子开始,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效果。”汕头市水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

该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汕头将根据《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要求,认真剖析查找创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抓重点、促整改、求实效,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节水型城市建设,水环境治理着力改善和提升人居环境。

【文/图】全媒体记者 张伟炜 

【通讯员】韩华忠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