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潮州新闻 > 正文

壮丽百年 潮州奋进|城市发展优品质


1

大街小巷拆违建、清垃圾,积极营造干净美丽社区;全市高速公路闭环收官之作再迎新进展,区域高速路网加快形成;城市服务平台上线不久,已接入服务事项超300项……

人民城市为人民。近年来,潮州聚焦人民需求,通过推进创文创卫让城乡环境更宜居,通过打造综合立体交通体系让市民出行更便利,通过推广智慧平台让城市管理更精细,努力为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创造良好条件。

重拳整治卫生难题

优化城乡人居环境

6月27日早晨,潮州市湘桥区9个村落同步发起新一轮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磷溪镇塘边村中心路边,废弃多年的猪圈被彻底拆除;城西街道吉街村吉利自然村内,多处违搭违建铁棚、危房被清拆;磷溪镇埔涵村,工作人员忙着打捞发臭池塘的漂浮物……

环境大整治,9村齐发力,只为摘掉“最差乡村”的帽子。

为全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潮州自今年4月起以考核、督查等硬核方式,持续发力倒逼创卫工作。5月,潮州市创卫办公布全市首期“十个最差”榜单,包括十个卫生最差的村庄、十条最差的道路、十条最臭的水沟和十个最脏、管理不善农贸市场等。6月,第二期“十个最差”榜单候选名单公布,以上9村便位列其中。

湘桥区领导带领区各职能部门和直联单位同各镇街、村进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

湘桥区领导带领区各职能部门和直联单位同各镇街、村进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

以评促改,限期完成,潮州重拳出击整治城乡环境卫生,成效渐显。

“市场内整洁了很多,通道比以前宽敞了!市民走进来买菜方便多了,我们做生意也更加舒心。”谈起枫溪区如意市场的变化,商户王群汉不禁连声称赞。此前,该市场因排水设施严重老化、主要通道两侧被流动摊档占用等问题被评为全市十大“最差农贸市场”之一。经过整改,如今的如意市场内分区较之前更加清晰明确,生肉区、熟食区、蔬菜区、海鲜区等区域有序排列,地面干净整洁,市场外还设有停车位。

拆除违章搭建物、立柱、广告牌,清理乱堆乱放的建筑垃圾、农用杂物……近段时间以来,潮安区浮洋镇重点围绕潮汕公路浮洋段环境整治、乌洋市场改造和管理提升工作等,着力解决辖区内突出的环境卫生问题。该镇对潮汕公路两侧沿路铺户进行集中整治,敦促铺户落实好“门前三包”;对乌洋市场进行改造提升,规范市场运营秩序;清洁村道路面和卫生死角,积极营造干净美丽的辖区环境。

优化城乡人居环境,潮州从细微处真抓实改,也从河流整治中力求根本性改善。流经潮州境内的枫江长期遭受污染,水质处于劣V类标准。去年以来,潮州加紧排查完善全市污水管网,全面清理整治入河排污,整治“散乱污”工业企业;同时,新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处理厂,治理监管并举推进枫江整治。

6月初,潮州市生态环境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今年枫江综合整治攻坚工作将继续推进,拟投资105.60亿元,分阶段组织实施枫江流域重点治污工程建设,计划2023年全面完成。

江海陆空互联互通

打造综合立体交通体系

日前,甬莞高速公路潮州东联络线马头山隧道右幅正式贯通,项目离如期通车再近一步。甬莞高速公路潮州东联络线是潮州布局高速公路闭环的收官之作,项目全长约6公里,计划于2022年底建成通车,建成后将加强潮州与珠三角、福建、浙江等地区的交通联系。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回望“十三五”,潮州大力推进一批重大交通建设项目,全力打造“江海陆空,互联互通”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

2016年,潮惠高速建成通车,潮州再添一条快速通道;2017年,潮漳高速建成通车,有力提升闽粤经济合作区的交通条件;2020年,大潮高速、潮汕环线高速同步通车,结束了饶平北部山区不通高速的历史……潮州高速公路加快成网。

2013年,厦深铁路正式开通,潮汕站设于潮州境内;2018年,广梅汕铁路增建二线及厦深联络线建成通车,加快汕潮揭城市群建设;2019年,梅汕客运专线建成通车,加快粤东、粤北地区发展……潮州铁路运输加速成形。

2018年初,如意大桥、潮州大桥主线同时通车,大大改善潮州城区韩江两岸交通条件;此外,绿榕西路、外环西路、饶平火车站疏站北路、中山大道、潮州东大道等一批项目也建成通车……潮州公路桥梁建设遍地开花。

“十三五”期间,潮州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改造1380公里,200人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率达100%;潮州市潮安区被评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正在申报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潮州农村路网“毛细血管”愈发通畅。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潮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87亿元,较“十二五”增长约170.75%。全市铁路运营里程达122公里,较“十二五”增长45%;高速公路里程由52.84公里增加到201.42公里;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达14个,其中万吨级泊位5个,较“十二五”增长25%。

建设智慧型城市

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

全省第一批启动大数据中心建设的地市、全省首个数字住房试点市、首批跨省通办试点市、12345平台数据评判质量连续六个季度位居全省第一、“粤商通”平台全省第二个实现企业开办全流程、全覆盖,公共资源交易实现全流程电子化……这是潮州近年数字化改革建设成绩中的一部分。

以数字开路,用智慧为城市赋能。潮州市政数局牵头相关部门仅用60天建成“i潮州”城市服务平台,并于1月31日正式上线,探索智慧城市建设。

“i潮州”是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城市服务平台,围绕“医、学、住、行、游、娱、购、政”八大生活场景,汇集交通出行、文化旅游、惠企服务、医疗健康等九大板块。在其首页,与市民密切关联的粤康码、核酸检测、实时公交、智慧停车、政务预约、公积金查询等事项均囊括其中。

据统计,截至5月底,“i潮州”已接入服务事项超300项,日均访问量超2000人次,覆盖交通出行、文化旅游、惠企服务、医疗健康等领域。

城市是个有机的复杂系统,精细化管理是智慧城市的必由之路。

交通出行是否智慧化,市民感受最深。潮州古城交通精细化管理项目古城预约系统已上线演示版;3月初,潮州市城区智慧停车系统完成建设,路边、开放小区里还有多少公共停车位一目了然,因停车难导致的交通秩序紊乱现象得以缓解。

此外,潮州还充分运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5G、4K等数字技术,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当这些硬核科技应用于农业,可引领“汗水农业”迈向“智慧农业”,在工业中则推动“制造工厂”向“智慧工厂”转变。

当前,潮州正加快构建智慧体系,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推动智慧型城市从“1.0”向“4.0”飞跃,推进数字化工程,全力打造中小城市智慧建设的典范和样板。

此前,《潮州市智慧城市五年规划(2021—2025年)》已经审议。潮州计划到2025年形成城市运行数字化闭环管理“一张图”,实现政府决策“一网统管”、城市服务“一网通办”、城市治理“一网共治”、政府运行“一网协同”、产业发展“一网兴业”的总体目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