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市区著名历史人文景点南越王墓博物馆经常游人如织,可许多人并不清楚:南越王先祖、秦朝平定南越大将赵佗,是在粤东北龙川县筑城辟地以为治所,任首位龙川令,将中原文化传播到岭南大地。如今的龙川县,拥有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资源、生态资源、红色资源。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指出,要发挥粤东西北的长处和优势,促进一二三产业均衡发展,不断拓展广东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
坐拥众多资源,喜逢新一轮发展机遇,龙川如何将宝贵资源转化为切实的发展动力?县委书记黄添胜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抢抓时代新机遇,有规划有思路有步骤地推进乡村振兴,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一带一路”在粤港澳大湾区东北部枢纽节点,争当生态发展排头兵。
●谈发展
“保护好一江清水和青山翠岭的同时,加快形成生态绿色发展新增长极”
南方日报:作为地处生态发展区的龙川县,将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推进乡村振兴?
黄添胜:龙川乡村的发展,最有底气、最有亮点的就是生态资源。乡村振兴,就是要善于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我们龙川县油茶远近驰名,油茶种植面积41万亩,年产值达11.8亿元,不仅是全国油茶示范县,而且还有省级油茶产业园。我们还积极与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合作,拓展蔬菜深加工,通过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业产品附加值。
拿苦瓜举例,我们正常吃苦瓜,可吸收苦瓜的营养成分一成左右。若借助高科技生产工艺将苦瓜加工成干片供人食用,人们可吸收其八成左右的营养成分。经过深加工,苦瓜的品质得到提升,整个苦瓜产业的产值也得到提升。
然而,我们也要清楚地知道,龙川目前的发展仍存在明显的短板与不足。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不扎实,创新能力弱等,是掣肘我们龙川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此,龙川县委、县政府主动向外寻找发展机会,积极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充分利用对口帮扶机制,深化与深圳宝安的产业共建,将深圳宝安(龙川)产业转移工业园打造成“智慧园区”“低碳生态园区”。依托产业园区科技创新平台,重点推进“金属及土建室两个国家级实验室”“焊接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及绿色建筑创新院建设,不断提高产业园区的科技创新能力。
今年以来,我们龙川新增规上工业企业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市级以上研发机构10家,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128%,成功引进建设2个超10亿元的龙头项目和14个超2亿元优质项目。产业园连续6年获得省优秀园区,龙川也因此跻身“2018中国十佳最具投资营商价值区县”行列,入选中国营商环境百强区县,被评为“2018中国特色产业互联网投资潜力县”“2018年度中国十佳营商环境示范县市”。
龙川作为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优势是我们的核心优势,我们要以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为引领,保护好一江清水和青山翠岭的同时,加快形成生态绿色发展新增长极,在高水平保护下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全省绿色发展示范区,争当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排头兵。
因此,我们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发力,打好“生态牌”,以“绿色”为发展主色调,把“绿色+”理念贯穿大扶贫、大数据、大旅游、大健康等各个方面,在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下,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强环境综合治理。
目前,龙川全县已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严格县域环保准入,杜绝高污染、高能耗项目落户,积极鼓励发展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产业。
●谈治理
“建成让城里人向往的绿色示范区,这是我们的目标”
南方日报: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龙川县是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通过党建引领来实现乡村大发展?
黄添胜:扎根农村,服务农民,努力将龙川建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文化名城、现代新城、粤港澳大湾区东北部枢纽节点,让城里人向往的绿色示范区,这是我们的目标。
为此,在保护生态环境、发展乡村产业的同时,龙川积极建设“人文名县”,突出抓好基层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做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份答卷。
我们龙川在“文化强省”指导下,充分挖掘境内岭南文化、客家文化、赵佗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特质,打造了一批具有龙川风格、客家风骨、岭南风尚的精品力作。同时,我们还注重增强社会正能量,广泛组织开展学习张金传火海救人、91岁老人曾运娣捐资修路、中国好人胡珍等先进事迹活动,传递党的好声音,弘扬正能量,唱响主旋律。
我们还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积极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将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重点。
为进一步推进龙川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村级班子引领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我们在全市率先实施了村级后备干部“育苗”工程。不断壮大基层村干部队伍,让基层干部实现老中青三代有序衔接。
去年,我们挑选了第一批100名优秀人才作为村级后备干部,这些年轻干部基本具备大学以上学历,工作效果十分理想。接下来,龙川还将继续选拔优秀年轻人才赴村工作,确保到2019年实现全县315个村村级后备干部全覆盖,为2020年村级换届选举储备人选。
通过实施“头雁”工程、“育苗”工程,龙川扎实推进丰稔镇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工程和省定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在70个省定贫困村中掀起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高潮。
乡村振兴是龙川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根本出路,乡村振兴工作的重心在于人。我们正全域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通过基层自治、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推动全县贫困村村道硬底化、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农村危房改造等建设,全面改善村容村貌。目前,全县村庄污染整治覆盖率已达100%。
■谈机遇
“大力推进产业共建,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链分工”
南方日报:当前,我省在大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龙川将怎样抓住这一系列机遇,实现县域高质量发展?
黄添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绿色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代赋予龙川一系列重大历史机遇,我们要抓住用好‘四大机遇’,激发龙川后发优势的巨大潜能,积极谋求发展。
龙川自身的“四个定位”是建设全省绿色发展示范区、打造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现代新城、打造“一带一路”在粤港澳大湾区东北部枢纽节点。“一个目标”则是努力争取县域经济走在全省前列。
我们的历史使命就是在“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中抓住这“四大机遇”,突出“四个定位”,聚焦“一个目标”,迸发后发地区的巨大潜能,在高水平保护下实现高质量发展。
针对这些历史机遇,龙川县深入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工作,由县委常委牵头对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美丽县城建设等9大课题49个专题进行了深入调研,进一步深化了干部群众对县情的认识,完善了发展思路,明确了工作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对于龙川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面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历史机遇,全县上下正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交通先行,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目前,龙川正积极推进完善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互联互通”,推动珠三角的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向龙川集聚。按照“一机场一航道两高铁四普铁五高速”“三纵六横”规划,加快构建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推进龙川西站建设,使赣深高铁、龙龙高铁与现有的广梅汕铁路、京九铁路及正在规划建设的龙汕铁路、龙韶铁路等实现互相补充。
龙川将充分发挥交通区位、城市发展、要素资源等优势,大力推进龙川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共建,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链分工,推进“总部+基地”“研发+生产”“创新+孵化”的产业合作发展新模式,构建“以建筑工业化为引领,电子电器、空气能、现代建筑等多产业融合发展”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做大做强“中国空气能产业基地”,打造“国家级现代建筑工业化产业基地”。
龙川还将深入实施“旅游+产业”战略,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人文资源”,推动龙川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预计2018年龙川旅游接待人数421.55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35.8亿元以上。
当前,我们正积极建设佗城文化旅游产业园,启动建设中央苏区留守红军园,加快打造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农民致富。
【记者】韩安东 刘俊 蒋才虎
【视频拍摄剪辑】万稳龙
【通讯员】刘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