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韶关新闻 > 正文

太“黄”了!韶关南雄200亩金丝皇菊喜获丰收亩产近万元


每年深秋初冬,韶关南雄市帽子峰镇“银杏染秋”的美景都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今年,除了银杏的金黄,帽子峰镇还新添了另一处“金黄”——200亩金丝皇菊盛放,传统农民化身“花农”,正在忙着采摘和烘烤,呈现出一片丰收的景象。 

200亩金丝皇菊坐落在帽子峰镇洞头村,位于通往银杏景区的主干道旁。近期,银杏景区人头攒动,洞头村的金丝皇菊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停车驻足,观看和拍照。“我们是准备去帽子峰看银杏的,看到这个菊花很靓,我们走下来拍了,好漂亮。”游客唐先生介绍,他是从东莞过来的,带着一家人到南雄看看银杏,“这些菊花,是意外的收获。” 

金丝皇菊的花季与观赏银杏的时节基本相同,凭着高颜值蹭了银杏的“热度”,又靠着自己的真材实料充实了老百姓的“钱袋子”。在花丛中来往穿梭的,除了游客,还有洞头村当地的村民。趁着秋高气爽,聂郁行和村民们正在采收菊花,“生花有2000多斤,收入估计有8000多元。往年这块田种水稻的收入也就3000多元,现在翻了一番,我们都很高兴。种田又辛苦,种花轻松多了。”聂郁行表示,今年他只是试种了1.5亩,明年他将再扩种2亩。 

在洞头村,从传统农民到“花农”,像聂郁行这样的村民不在少数,光是贫困户就有14户。帽子峰镇人大主席叶细芳介绍,老百姓只负责种植和采收,然后交由村里新建的加工厂,“这些菊花在帽子峰镇就可以实现从种植到采摘到烘干到成品的一条龙的服务。” 

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今年,帽子峰镇引进南雄市蓝创农旅开发有限公司种植金丝皇菊。该项目计划投资3亿元,流转土地2000亩,打造集种植、加工及旅游开发为一体的三产融合品牌。目前,洞头村已创建面积为200亩的示范基地,并建成了金丝皇菊加工厂。 

南雄市蓝创农旅开发有限公总经理王衍胜介绍,金丝皇菊不仅观赏性高,还有药用、茶用、食用等价值,市场前景广阔,“今年我们试种了200亩,产量好的亩产值近万元。”该项目建成后,可年产金丝菊系列产品5万吨,将有力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帽子峰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 

【记者】潘俊宇 唐音 

【见习记者】范永敬

【通讯员】董子龙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