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改革攻坚规范治理年”民生事业领域工作要求,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深入实施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以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为基础,以开展专递课堂为提升,以教学视导为抓手,三步走,步步推进,全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大桥镇中心小学教学点学生正在平台上英语专递课。
能力培训为基础,促信息技术发展
乳源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建立起以培训为手段、督导为抓手、课题为引领、教研为助力的工程推进模式。
高质培训做引领。通过举办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管理团队和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培训,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从更新理念、锤炼技能、创新引领等多维度提升“两个团队”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引领力。
常态指导做保障。由县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专家牵头,联合一线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突出的学科骨干教师,专兼结合,组建了三个县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研训团队,对全县35所中小学开展常态化入校指导。
样板学校做示范。乳源金禧小学作为市、县第一批信息技术2.0校本研修试点校,组建了管理小组、研修小组、考核小组三级研修团队,通过开展教学研讨、线上听课评课、线下研修活动、线上研修作业等活动,信息技术2.0校本研修实现“整校推进”,全校105名教师参训,网络研修合格率100%,校测评合格率99%。同时金禧小学还积极发挥“样板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派出骨干力量到其他学校开展培训指导工作,有效提升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促进教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
乳源金禧小学特色班级自制班旗展示。
专递课堂为提升,集约共享更公平
借助“改革攻坚规范治理年”的契机,乳源着力扩大“专递课堂”的覆盖面,目前已实现了全县所有小学全面共享,英语、音乐、美术、思政等多个学科覆盖的良好局面。
乳源教研团队教师正在上小学语文专递课。
实现了由全国名师团队“输血”到本土培养优秀师资的“造血”转变,逐渐形成了“一点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的格局。现共有156名农村学校教师参加318次线上同步加异步教研活动,受益学生达4276人次。“专递课堂”为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培训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提供了一条集约化的路子。
乳源举办全县新教师教学技能大赛
目前,乳源已成功申报了“三个课堂”推动广东省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项目中的“专递课堂”实验区建设项目,并有5项省级课题成功立项。在实验区建设项目和省级课题的带动下,全县教师教学能力和信息素养持续优化,学校办学水平普遍提升,城乡、校际之差距明显缩小。
教学视导为抓手,精准指导提质量
今年3月以来,乳源组织对全县30间中小学、幼儿园和16所教学点进行了教学视导。在教学视导的指引与监督下,乳源各学校各项教学任务落实成效显著:
课堂教学有效果。教师备课较充分,课堂上能围绕教学目标,用数据、案例、图片、视频辅助教学。
作业管理有办法。能制定学生评价表,多个角度去评价学生;能组织优秀作业评选和展示;年级组能做好统筹和调控作业总量。
教学方式有特色。乳源第一小学探索符合校本实际的教学模式,推出《自主互助,当堂训练成果汇编》《以文带文》《书法教案》特色校本化读本;桂头镇中心小学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年宫社团、足球、写字活动,并借助莞韶帮扶,编写了学校的足球校本课程。
【全媒体记者】唐音
【通讯员】刘敏 欧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