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东湖、龙潭湖、塘下湿地、白云中央湿地和白云大田雨洪调蓄湖等雨洪调蓄利用工程;新建9个具有污水处理功能的人工湿地、4个人工生态浮床……日前,《广州市流溪河流域综合规划(2015~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出炉,描绘了流溪河全流域治理、管理及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与保护的蓝图。根据《规划》要求,建设流溪河百里公园,将流溪河建成为广州的后花园。
此次规划基准年为2015年,近期规划水平年为2020年,远期规划水平年为2030年。规划范围包括广州市内流溪河全流域,面积2256.72平方公里,系统认识和解决流域内防洪、排涝、水资源、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水管理等存在的问题。
水资源:明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
作为广州的母亲河,流溪河的水质备受关注。《规划》要求建立和谐的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严保广州北部生态屏障。近期,流域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 75%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 100%以上,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 90%以上,逐步修复水陆生态,基本实现水资源与环境生态的良性循环。远期,流域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 100%以上,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 100%以上,实现水资源与环境生态的良性循环。
《规划》也提出了具体的水质保护目标:近期全面实现黑臭水体治理目标,主要一级支流全部水质稳定达到Ⅳ类以上,劣 V 类水体控制比例为 0,流溪河干流考核断面(流溪河山庄、李溪坝)水质稳定达到上级年度考核要求,其中流溪河山庄断面水质要求稳定达到Ⅱ类标准,李溪坝水质要求稳定达到Ⅲ类标准。流溪河水库、黄龙带水库、天湖水库、九湾潭水库、和龙水库和南大水库等 6 宗水库水质达到II 类标准;其他水库水功能区水质基本达到 III 类标准,主要控制指标达标率达到 80%以上,水库富营养化程度有所改善,达到轻度富营养~中度富营养水平。远期流溪河水污染得到根本遏制,湖库水体富营养化状况彻底改善。流溪河流域所有河流、湖库水功能区水质全部达标,其中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的所有干、支流河段水质均稳定达到II 类标准。
水生态:新建9个具有污水处理功能的人工湿地
雨季一到,广州持续暴雨。作为北部山区,从化的防洪压力不小。按照规划,近期流溪河干流太平场以下的两岸防洪能力全面达到100年一遇,太平场以上达到50年一遇;黄埔区广州知识城所在的凤凰河段防洪标准能力100年一遇,流域内乡镇达到20年一遇;各区城区、中心镇和重点易涝区除涝能力全面达标;全面建成流溪河防洪工程体系,提高山洪灾害防御能力,使威胁严重的山洪沟达到防御 10—50年一遇、泥石流沟达到5—30年一遇的能力,全面完成防灾减灾和排涝工程体系建设。
规划治涝工程措施包括,新建、续建、加固水闸102宗,其中加固改造重建水闸76宗,新建26宗,增加治涝面积4.9万亩。综合调蓄雨洪、补水、景观、娱乐、休闲等功能要求,规划新建从化东湖、从化龙潭湖、从化塘下湿地、白云中央湿地和白云大田雨洪调蓄湖等雨洪调蓄利用工程。其中,将参照纽约中央公园建设经验,在白海面涌周边建设6.25平方公里的白云中央湿地。
《规划》提出,建立文化底蕴深厚、景观和谐、人水相亲的生态环境体系,打造广州后花园。近期以绿道、碧道建设为契机,整合沿线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打造畅通的慢行交通体系。按照《规划》,流域内的文化格局概括为“一带四区”,其中“一带”为流溪河干流,“四区”分别为从化自然山水区、从化果林兼历史村镇区、花东镇历史文化古迹区、白云历史文化古迹区。流域水景观布局分为三段:区段一为吕田镇—良口镇,重点突出生态自然景观,同时强调“古村落”景观。区段二为温泉镇—京珠高速大桥,重点突出沿河村落景观,同时强调从化中心城镇景观;区段三为京珠高速大桥—流溪河河口,重点突出滨河城镇景观,同时强调郊野游憩景观。
水生态修复是个长期逐步的过程,为了达到目标,流溪河内河涌(支流)的治理则以截污、治污为重点,同时辅以环保疏浚、水体复氧、河道生态修复技术(如生态浮床等)、中水回补工程进行治理,美化城区环境的同时降低支流对干流的污染。另外,根据河涌周边用地特征,利用支流河口人工湿地,对进入流溪河干流河涌的水体进行净化,降低支流对干流的污染,提高干流的水环境容量。对重点水库的治理则推荐采用生态滤网、前置库、库周自然湿地等技术拦截入库污染物。干支流共布置 35 台微纳气液氧化系统,9 个具有污水处理功能的人工湿地,4 个人工生态浮床。
【记者】冯艳丹
【摄影】符超军 刘力勤
【校对】杨远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