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上午,高明区荷城街道召开党工委扩大会议。荷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黄宝坚作工作报告。
大会报告提出,未来五年,荷城街道的发展新定位是,努力争当全区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岭南田园城市的样板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的领头羊,走出一条绿色转型超越的突围之路,为推动高明实现追赶超越作出荷城新的贡献。
“十四五”时期,荷城街道的主要奋斗目标是,推动主要经济指标继续较快增长,力争规上工业总产值、本级工商税收收入以及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翻一番。
“改革创新是荷城街道未来发展的关键一招。”黄宝坚鼓励党员干部要有自我革命的意识,创新工作方法,“放开手脚去干”。
产业发展规划:
力争打造多个500亿级以上的产业集群
作为高明区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荷城街道未来五年不仅要继续壮大产业体量,更重要的是强化科技创新这一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源。
荷城街道力争打造多个500亿级以上的产业集群。图为沧江工业园。资料图片
荷城街道将聚焦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主要领域拓展产业链招商,力争打造2个以上超500亿级以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支持骨干龙头企业增资扩产,力争在纺织服装、健康食品、化工塑料、照明电器等领域打造3个500亿级以上的优势传统产业集群。
荷城街道将深化与中南大学等一批高等院校产学研合作,支持高明产业创新研究院、荷城科技创新中心等一批科技平台做大做强,构建从孵化、中试、加速的全产业化链条,力争国家实验室创建实现零的突破,加快把富湾科创小镇打造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集聚区。
推进数字化赋能制造业方面,荷城街道将以润泽国际信息港为龙头,加快推进园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建设智慧园区,引入3—5家工业互联网平台,扶持300家企业上云平台,打造30家以上的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力争“十四五”期末数字经济产值达300亿元以上。
城市建设展望:
努力打造国家级田园城市综合体
高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觅浔在会上表示:“荷城稳,高明就稳;荷城好,高明就好。”
荷城街道是高明区的中心城区,聚集着高明七成左右的人口和经济体量。做好城市建设,提升宜居指数,不仅是带领全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必然要求,也是激活高明经济可持续发展动力源的重要一环。
“十四五”期间,荷城街道将携手西江产业新城,实施城市“生态化、精品化、智慧化、精细化、人文化”工程,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与气质,塑造山林水、产城景相融的田园城市新形态,努力打造国家级田园城市综合体。
荷城街道将利用好自身的水、林等生态资源,让城市更“绿”更“靓”;借助城市改造更新的契机,让三洲、官当、西安等老旧片区形成有品质的特色街区、大型商业综合体等;还要打好“人文”牌和智慧管理,让城市管理更精细,让城市生活更“温暖”。
荷城街道优美的人居环境。资料图片
除了生活环境,报告还提出要打造“更有温度、更有个性”的营商环境。坚持以企业为中心,以企业满意度为唯一导向,优化升级企业服务体系。落实“减税、降费”惠企政策,创造条件解决企业长期反映的“用工难、入学难、融资难、配套不足”等问题,努力打造一个综合成本更低更优的投资环境。
下半年部署:
重点抓实六项工作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确保集中精力办好实事、开好新局,荷城街道将重点抓实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生态环境整治、改革攻坚项目、民生建设等多项工作。
经济发展主要指标方面,主要将落实“项目落地行动清零计划”,推动以14个省市区重点项目为核心的一批工业投资项目动工投产,确保全年工业投资达53.8亿元;全面加快以西安、三洲、富湾三大片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全年基础设施建设达3亿元,增长30%;全面做大做强市场主体,力争年内新增市场主体5000家,实现“个转企”150家,新增“小升规”工业企业 13家。
乡村振兴方面,年内拟引入1个超亿元农业产业项目;拟出台街道农村集体经济收入三年倍增计划,确保2021年街道农村集体经济收入较2020年增长15%以上;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确保年底80%以上的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10%以上行政村达到特色精品村标准。
改革攻坚项目方面,主要将落实街道减负增效若干措施,提升干部队伍执行力;做强荷城街道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深化企业首席服务官和政企联席会议制度,限时有效解决一批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
【南方日报记者】盛正挺
【通讯员】潘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