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
2021年12月31日,中共佛山市高明区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召开;1月3日,佛山市高明区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召开;1月4日,佛山市高明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刚刚过去的几天,三场大会接连召开,高明的党政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忙碌而充实的节奏中,辞旧迎新,总结2021年工作,部署2022年工作。
今年,高明将以改革创新的大气魄打开追赶超越新天地,全力建设佛山西部经济新中心,争当全市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为此,高明将着力培育发展动力、重塑城市品质、提升乡村颜值、厚植生态优势,继续做好“六稳”“六保”,扎实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今年,高明区地区生产总值计划增长6.0%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正增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完成上级下达目标任务。
发展空间重塑后,高明的产业发展品质、城乡品质有望迎来大提升。资料图片
以“四大决心”促“四大改变”
全年招商引资不低于600亿元
前不久召开的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今后五年,佛山将把工业用地规模由原来的350平方公里调整为450平方公里以上,建设和提升54个超万亩规模的工业园区,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塑造佛山发展新形态。
具体到高明,产业发展的空间格局也急需重塑。
从自身需求来看,高明需要开发更多空间来实现更大的发展。佛山其他四区,尤其是南海和顺德,土地开发强度已经很大,而高明目前土地开发强度仅为13%左右。从外部机遇来看,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的落户为高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良机,高明迫切需要在更高的层面、更大的格局统筹规划土地空间的开发利用。
对此,高明区委书记杨永泰提出,全面优化国土空间规划布局,以“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为原则,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为全域高质量发展预留足够空间、激活发展动能、提供无限可能。
高明区区长姜岳新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坚持‘四大决心’促‘四大改变’(即改变工业不连片状况的大决心、改变供地不保障状况的大决心、改变产业不高端状况的大决心、改变招商不给力状况的大决心),依托机场高铁综合交通集疏运体系,加快打造机场空铁经济带,增强高明综合承载力、投资吸引力和产业集聚力。”
国土空间重塑后,拿来装什么?高明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今年的目标:深入推进招商引资体制机制改革,提高招商引资质量水平,全年招商引资不低于600亿元。
2021年,高明招商引资总额再破400亿元,引进禹龙通、汉清达、富华电子、泰基山、宜家供应链等优质项目。从400亿到600亿的跨度,彰显了高明“大招商、招大商”的决心。
高明将落实主要领导抓招商和区级统筹、镇街落地等工作机制,强化产业链招商、科技招商、金融招商、以商引商;配强广深、京沪、江浙等驻外招商团队,建立重点产业链“链长制”,针对“3+2”支柱产业和战新产业缺失环节重点招商,促进产业成链集群发展。
同时,高明将加强招商项目风险监管。建立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事前评估机制,对项目履约能力以及投资、税收、能耗、科技、就业等效益进行综合评估,严把项目准入关。完善招商项目跟进服务机制,把服务贯穿于项目洽谈、签约、建设、投产全过程,促进项目快动工、快投产。建立招商项目退出机制,推动低效企业有效整改或有序退出。
以复合型经济为导向
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融合发展
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中部强核、东西两带、南北两圈”的格局:向中,重点发展带动型经济,打造创新中心强核;向东,重点发展商流型经济,打造现代物流产业带;向西,重点发展复合型经济,打造机场空铁经济带;向南,重点发展智能型经济,打造高端制造产业集聚圈;向北,重点发展先导型经济,打造战新产业集聚圈。
“其他四个方向都是‘单打冠军’,唯独高明要发展复合型经济,高明要成为‘全能选手’‘全能冠军’。”佛山市委书记郑轲对高明寄予厚望。
高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聚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夯实全域高质量发展产业根基。坚持以复合型经济发展为导向,推动制造业产业高级化,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能级,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融合发展。
今年,高明将推动105个省市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35亿元以上,招商引资签约项目动工率、投产率要达到85%、50%,完成工业投资110亿元以上,一汽解放、美威制冷、阿基里斯等项目要建成投产。
制造业要加快转型升级。高明今年将实施新一轮市场主体培育行动,市场主体增长13%以上,完成个转企150家以上,新增“四上”企业132家以上,推动4家以上企业开展股改。推进骨干企业培育“六大工程”(强核工程、立柱工程、强链工程、优化布局工程、品质工程、培土工程),培育市级以上细分行业龙头企业3家。
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方面,高明将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30个项目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创建数字工厂4家、数字车间8家,打造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示范项目5个。
现代服务业要壮大发展。统筹机场、高铁、码头等交通资源,依托星亦跨境电商贸易港等现代物流项目,高明拟培育发展智慧物流、共享物流和现代供应链,加快构建空铁港多式联运物流体系。大力发展电商新经济,推动鸿创电商产业园投入运营,支持“众塑联”平台做大做强。
同时,做好农旅结合、文旅融合文章,加快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进陌上花开和盈香生态园酒店项目建设,打造环凌云山、皂幕山、云勇林场高端民宿集聚区,加快形成“双核双带三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大力发展都市型农业。高明将推进万亩花海、万亩稻田、万亩坚果、万亩果蔬、千亩金花茶、千亩粉葛、千亩茶园建设,扩大合水粉葛、丝苗米等优势农产品种植面积;加大农村集体土地整合力度,探索“国有+集体、出让+出租”混合开发模式,实现农用地流转12万亩以上;借力科研院所优化高明红茶品质,打响“高明红”茶叶品牌。推动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合水粉葛产业链深化发展,建设中国粉葛交易集散地。
以城乡品质保障幸福生活
打造大湾区休闲度假生活目的地
高明日前公布了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实施方案。通过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高明将形成“双核驱动、双带协同、三区共建”发展新格局,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休闲度假生活目的地。
高明区委副书记徐觅浔表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是高明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践行“两山”理论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全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同时也是提升城市品质、增进民生福祉的有力抓手。
在高明政府工作报告中,城乡品质提升的工程不少,同时,全域旅游也将迎来更多打开方式。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明将建立城市风貌管控机制,完成西江产业新城规划设计,试点推行城市首席设计师制度。推进大湾区高品质森林城市建设,推动孔堂生态森林公园和福临岭、黄翁山公园规划建设,建成南蓬山森林公园二期,新增生态公益林4000亩,支持云勇林场扩面6000亩。改造提升灵龟文化公园,深入谋划古椰贝丘考古遗址公园项目。
高明将加强乡村风貌设计管控,完成4个古村落活化,塑造岭南乡村优美形态。支持荷城整合盈香生态园、凌云花谷等农旅资源,培育发展文化创意、休闲旅居、健康养生等文旅业态;杨和以杨梅河为轴线,推进皂幕山、大布村等景区建设,完善坑美梯田观光露营区配套设施,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明城以明阳村为核心,串联光明村、坟典村、陌上花开等重要节点,建设多彩乡村风貌带;更合加快推进“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小洞红色步行博物馆、粉葛公社等建设,打造沧江源乡村振兴示范带。
在商业配套方面,高明将推动钧明城、勤天汇等综合商业体开业运营,加快新零售连锁品牌布点,做旺新城商圈人气商气。整合优化西江沿岸文旅资源、美食街区,推进常安食街夜间经济集聚区建设,打造环西江夜间经济圈。支持美的鹭湖打造高质量美食消费街,推动冼村商业街建成运营,依托百村名菜争霸赛打造一批乡村美食“名店”“名菜”。
内畅外联的交通体系不仅是全域旅游的必需配套,也是增强城市承载力,提升城市宜居品质的必要条件。
高明将以打造“60·30·15·10”交通圈为目标,配合推进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和“六大轨道”“六大高速”建设,加快构建通达湾区、联络世界的综合交通枢纽。完善城市快速路网体系,力争打通杨西大道北延线与荷富大道匝道,推进三和路西延线、荷杨大道规划建设,建成云勇公路及配套工程。建成智能交通系统二期工程,打通广安路北段、水晴湾北侧等7条城市“断头路”,完成8个交通堵点治理,新增城乡停车位7700个。
■关注
人大监督成工作落实“助推器”
高明区人大常委会强化监督,履职见实效
2021年,高明区人大常委会正确有效履行监督职能,助推区委决策部署落实到位。人大监督成为高明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落实的“助推器”。
推动民生实事落实
2021年12月27日,高明区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召开,听取并审议了区政府关于2021年度十件民生实事推进落实情况报告。随后,与会人大代表轮流投下测评票,为民生实事的办理情况“打分”。最终,优化提升市政路网、改造提升城市公园、优化提升教育教学环境等实事排名满意度评测位居前五名。
近年来,高明区人大常委会一直注重做实做细民生实事项目监督工作,从“事前、事中、事后”多个维度对民生实事项目的实施进行监督,形成全区上下对民生实事项目监督的合力。
目前,高明区人大对民生实事项目的监督形成“闭环”模式:民生实事由全体人大代表票决产生;年内,组织人大代表定期进行相关调研;年中,人大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实施民生实事项目进展情况报告;年底,则组织人大代表测评会,对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满意度打分,测评结果向全体区人大代表公布,整个监督流程完整有效。
高明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谭应佳表示,抓好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是各级人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共同责任,也是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实践。高明区人大常委会将积极推动高明区政府探索民生实事项目长效管理机制,真正保障民生实事的落地结果。
创新监督工作机制
开展关于老旧小区改造、教育质量、春耕生产、道路安全等不同主题调研上百次,区监委首次报告专项工作……2021年,高明区人大常委会创新人大监督工作机制,对“一府一委两院”有关部门26项工作进行监督,推进高明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落实。
2021年11月30日,高明区人大常委会听取区监察委员会关于农村集体“三资”领域腐败整治工作情况的报告。这是高明区监察委员会首次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专项工作。在高明区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区监察委员会成立以来,已累计推动挽回经济损失9000多万元,农村财务账代管率、及时交账率提升至100%,全区进一步筑牢“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坚实防线。
高明区人大常委会还注重科学制定全年监督计划。制定年度监督计划前,广泛征集监督议题,明确细化监督重点、总体要求、时间节点、责任单位等,具体列出全年的监督工作安排,正确有效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在具体实施监督工作时,高明区人大常委会把重心聚焦区委重点工作,切实做到“党委中心工作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
建议办成率创历年最好
2018年,高明区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办成率为38.6%;2019年,办成率为58.2%,比上一年提高约20个百分点;2020年,办成率为63.4%;2021年,代表建议办成率再创新高,达到69.3%,较2020年63.4%的办成率再提升5.9个百分点,跨年度代表议案建议也将于2022年初基本办结,创下历年最好成绩。
办成率稳步攀升的背后,是高明区人大常委会在察民情、访民意、解“急难愁盼”问题上作出的积极探索。
2021年,高明区创新建立人大代表“六个一”密切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对活动内容、实施方法进行充实完善,代表履职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六个一”是指:出台一个人大代表履职考核办法,增强人大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责任意识;创建一个常态化代表联系群众信息平台,为代表与群众提供“24小时不下班”的常态化联系渠道;建立一个闭环运行的意见办理机制,进一步规范代表联络站“一事一解决”意见建议办理程序;建立一套优秀人大代表评选办法,创新开展评选优秀区十五届人大代表活动;完善一套群众评议代表工作机制,安排10%比例的人大代表现场向选民述职、接受选民评议;织密一张代表联系群众的网络,依托76个代表联络站,实现代表联系群众全覆盖,使得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实效也更加明显。
■重点
深化“有为政协”品牌建设
高明政协助力高明打造佛山西部经济新中心
1月3日,佛山市高明区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开幕,对高明区政协2022年工作进行部署。高明区政协主席陈伟锋表示,新的一年要深化“有为政协”品牌建设,不断提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为高明加快建设佛山西部经济新中心和现代化“三新”城市作出新贡献。
围绕民生开展民主监督
会议强调,坚持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履行职能,始终是区政协工作主线。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联系广泛、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位置超脱的优势,一以贯之做到“区委想什么,政协议什么;政府做什么,政协促什么;百姓盼什么,政协推什么”,为高明全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2年,高明区政协将把民主协商重点聚焦到建设现代化“三新”城市、争当全市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的总目标上;把参政议政重点汇聚到建设“两个全域示范区”、打造“两城一带”三大片区等决策部署上;把建言献策重点集中到锻造四大发展长板、构建五大系统工程等重大问题上。紧扣打造实力新高明、品质新高明、幸福新高明和美丽新高明目标任务,重点围绕发展高质量经济、建设高品质城市、塑造高颜值乡村、构建高水平生态等重点工作,开展协商、论证,为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建言献策。
人民群众关注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将是高明区政协开展民主监督的重点。新的一年,要围绕教育提质、医疗普惠、交通安畅等民生提质普惠工程,组织开展好专题视察工作,切实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要围绕民生保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食品安全等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社会治理难题,以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开展民主监督活动,为推进民生实事“鼓”与“呼”;要继续选派政协委员担任有关部门的特约监督员、评审员和人民陪审员,参加民主评议、行风测评、审判旁听、价格听证等活动,促进机关作风转变和工作提升。
推动重要协商成果列入党委政府工作议题
会议指出,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要“专”出特色、“专”出质量、“专”出成效。
着力丰富协商形式,高明区政协今年将探索由界别、委员联名、专委会(联络组)提出协商议题的方法,重点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推动教育提质等,多形式、分层次开展协商,完善以政协全体会议为龙头、以专题议政性常务委员会议和专题协商会议为重点,以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为常态的政协协商格局。
着力推动协商成果转化,高明区政协将推动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专题协商会议等形成的高质量协商成果,列入区委、区政府重点督办事项;推动事关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协商成果,列入区委常委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议题进行研究,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同时,高明区政协将完善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和反馈机制,推动“高明企业家·区长面对面”协商座谈会等形成的重要协商成果交付有关部门办理,有关部门及时反馈落实情况。
【南方日报记者】盛正挺 叶能军
【通讯员】明宣 何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