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正文

街道变干净了、路上笑脸多了,黄江全方位营造创文氛围


“文明是黄江的态度,爱心是黄江的温度,幸福是黄江的高度……”上班路上,正在等待公交的市民小郑收到了一条创文小短信,他会心一笑,顺手将喝完的牛奶盒扔进了张贴有文明标语的垃圾桶中。两个月以来,他时不时会收到类似的温馨提醒,不知不觉中文明行为已成为习惯。

自7月以来,黄江镇文明办推出的创文短信总量达50万,还发送近3000条手机创文创意彩信视频,每当拨打黄江市民的手机时,拨号者的通话页面上会弹出一条彩信视频,让即使不是生活在黄江的人,同样能通过这个短短的视频宣传片,感受到黄江的文化魅力。

走进黄江的大街小巷,几乎随处可见文明创建宣传标语。不少市民表示,随着文明创建不断深入,街道变干净了,路上的笑脸多了,文明逐渐渗透进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

统一规范▶▷

重新规划设计全镇广告

在黄江一家餐馆里,老板娘正忙着给饭菜打包。她说,两个月以来,订单上“饭少一点”“菜七分”的备注越来越常见,来餐馆就餐的绝大多数顾客,看到店内张贴的“光盘行动”宣传海报后,总会将饭菜吃干净,吃不完也会打包回家。

据了解,黄江围绕“文明餐桌”行动主题,在全镇张贴各类宣传海报1000余份,督促、引导2000余家餐饮服务单位积极参与全镇“文明餐桌”光盘行动。此外,自创建省文明镇启动以来,文明办先后印发创文宣传海报3万份、宣传折页3万份,创文倡议书5000份,将上千个文明使者胸牌派发给全体志愿者,并通过志愿活动的方式,在清洁城市的同时对市民、商户进行走访宣传,将上千个印有“创建省文明镇,做文明有礼黄江人”的文明环市保袋派发给民众。

不仅如此,黄江全镇还在各服务大厅、营业大厅、主干道LED不间断滚动播放创文公益广告短片,并在各大主干道及重点街头节点增设8至9块大型广告牌,通过拉挂宣传横幅等方式,营造更加浓厚的宣传氛围。

崭新的创文雕塑与公益广告成为黄江道路上靓丽的一景。为规范全镇公益广告,黄江镇邀请知名设计公司参与精神堡垒项目设计,对全镇的公益广告和商业广告进行重新规划和设计。

针对现有不科学、乱规划的广告牌进行重新布局,广告公司以最新的标准和要求对全镇宣传领域重新规划,在黄江广场、名汇城对面、嘉荣广场等区域搭建起新的“精神堡垒”。

“每天都可以通过黄江的政府公众号及时了解近期创文工作的新动态。”市民小黄称,“写意黄江”公众号最新开设的《创文进行时》专栏,让他对黄江创文的整体情况有了基本了解,“小绿人”工作的身影,让他也想加入志愿者队伍。

黄江镇文明办工作人员介绍,自争创省文明镇启动以来,黄江镇先后推出47期创文宣传简报,市民每天能通过公众号及时了解黄江创文工作的最新动态。黄江电视台还专门设置新闻专栏对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用多种方式助推创文工作。

全民参与▶▷

“乱扔垃圾会觉得羞愧”

走进玉堂围村,道路上干净整洁,沿街商铺摆放井然有序,在居民活动区四周及主干道玉堂围路上,张贴着各种各样的公益广告,不仅用丰富的图文详细宣传“文明有礼18条”,还对各种文明行为进行推广。

“每天吃完饭,我会牵着刚识字的儿子去散步,经过村里的宣传栏,总会停下来一起读公益广告上面的字,不仅孩子知识得到长进,我自己也学到了很多。”长期居住在玉堂围的一市民说。

走在社区,各种文明提示随处可见,不仅常常遇到打扫卫生的环卫工,还会碰见佩戴着党徽,正巡视辖区环境卫生情况的巡查队员。该市民说,在这种环境下,自己乱扔垃圾会觉得羞愧,不由自主地规范起自身行为,还提醒教育孩子要爱护环境。

发生巨大变化的不仅是玉堂围村,如今黄江镇其他社区的面貌也发生了大转变。

北岸社区针对辖区的停车难问题,对各道路车位进行重新规范划分,利用科技手段和硬件加紧卡口建设,有效改善社区停车难且杂乱面貌。长龙社区针对放学高峰期交通紊乱情况,在校园周边设置石墩路障,有效预防进出车辆与临时停靠车辆造成的交通拥堵。长龙社区持续保持道路、河道、公厕的整洁卫生,还新增街头小景为社区添彩。

“在十字路口等红绿灯的时候,总是能看到路边新设的雕塑和标语,看着舒服,人都精神了。”一名正在十字路口等待交通灯的行人夸赞道。

每个周一、周三和周五,都是巡查队联合环卫工人对辖区街道进行大整顿、大清扫的日子,但是光靠巡查队队员人手不够,玉堂围巡查队副队长梁伟杰会在辖区的青年群、党员群、退役军人群、二手房东群、小区群等微信群发放通知,希望招到志愿者加入队伍,不一会儿,志愿者平台的报名人数就满了。

梁伟杰说,每次招募都会得到社区居民积极响应,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社区整顿的队伍。“看到群里说需要志愿者帮忙,我马上报名。”66岁的老党员梁叔是社区志愿者中最积极的一员。他说,玉堂围变得越来越干净整洁,心里由衷感到高兴。他还发动身边的退休老人一起参加。

梁叔透露,在玉堂围社区的微信群里不仅能收到巡查队员的创文志愿者招募,还经常收到队员转发的学习强国的学习链接和二维码。“我年纪大了,在学习强国里经常有东西搞不明白,题目做错了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就在微信里问巡查队员,甚至到居委会找他们。无论多忙,他们总会停下手中的工作耐心解答。”

补齐短板▶▷

投资8亿推动文体工程建设

“目前,我们的创文阶段已经从各部门的严格督查逐步过渡到常态化的管理,管理上基本成型,接下来仍需继续补齐硬件设施上的不足。”黄江文明办副主任王辉透露,为持续巩固精神文明创建成果,全力抓好文明创建各项工作,接下来黄江将投资超8亿元,继续进行一大批文化体育工程建设,全力补齐目前文明创建中存在的短板。

据了解,兼具岭南风情和传统文化底蕴的“福”字公园——黄牛埔森林公园“百福园”即将开园。东莞文化馆黄江分馆、文联大楼也进入装修阶段,建成后,田美社区将拥有一座12层高,内含图书馆、展览馆等文化体育设施的综合大楼,补齐公共文化设施不足短板。此外,黄江将针对乡村文化建设推进核心价值观广场建设,以及“一村一景”和“一村一品”文明乡村文化工程建设,将创文工作深入乡村。

“今年我们在思考如何将‘好人之城’建设与创文工作相结合,”黄江镇文明办的工作人员表示,自2015年东莞提出建设“好人之城”至今,黄江一直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内涵、创新载体、完善机制,营造“好人之城”的道德文化氛围。今年,黄江计划在每个村都设置东莞好人宣传栏,创文工作重点之一的乡村文化建设与“好人之城”建设相结合,将“好人文化”风气融入到乡村文化中。

除了宣传栏展示,黄江“新时代宣讲师”计划也在积极筹备中,准备从全镇各基层党组织、各行各业挑选一批政治素养高和有使命担当的先进个人,组建一支30人左右的新时代文明宣讲员队伍,结合各自工作,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讲好“黄江文明”。

“根据疫情的实际情况,我们将力争让首届全国半程马拉松比赛在今年底前在黄牛埔森林公园环湖绿道开跑。”王辉透露,这不是黄江第一次举办马拉松,之前的慈善敬老马拉松在黄江已有近30年的历史,筹集慈善敬老资金超千万元,这次承接举办全国半程马拉松比赛,同样是希望通过马拉松等活动的方式宣传创文工作。

“黄江慈善敬老马拉松的火爆人气正是出于它传播的‘大爱文化’,我们希望通过全国半程马拉松比赛,将这一精神继续传承下去,为爱接力,为文明而奔跑。”王辉说。

【撰文】刘慧茹 韦基礼

【摄影】黄政正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