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惠州新闻 > 正文

惠城力争夺取全国科普示范区“三连冠”


日前,中国科协公布了2016—2020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总结评估优秀名单。154个优秀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中,惠城区光荣上榜,是广东省9个入选单位之一,也是惠州市唯一获此殊荣单位。

近年来,惠城区以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为抓手,全面推进科普工作,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增强基层科普服务能力,优化科普工作环境,推动区域科技进步,科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断增强。在连续两届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区”的基础上,惠城向着第三个“全国科普示范区”荣誉发起冲刺。

聚焦重点

全区青少年科普活动参与率达100%

“为什么早上很凉快,但是太阳却看起来很大,而中午很热,太阳看起来却很小啊?”“梅西大战机器人,你们猜猜,谁会赢?”日前,由惠城区科协联合区教育局组织开展的“2021年惠州科普大讲堂——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报告会”进校园、进社区系列活动拉开帷幕。

来自中科院的10位老科学家深入惠城19所中小学校以及金湖社区开展科普巡讲。20场科普报告会涵盖天文、地理、机器人、环保、航天、生物、导弹等多方面的内容,老科学家们用在一线工作获得的丰富知识、图片和资料,以浅显、通俗、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授深奥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演讲富有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使听众在轻松、和谐、愉快的氛围中,真切地体会到“科学就是力量、科技就在身边”。

突出科普重点,分类组织实施,是惠城区进一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举措。惠城以举办科普宣传活动为切入点,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质,培育创新能力,有效提高了各重点人群的科学素质。

以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为例,惠城区充分发挥辖区科普阵地优势,组织或指引青少年到惠州市科技馆、博物馆、植物园、狮子城海洋馆、民俗馆和科普基地参观,拓展科学视野。把科技活动纳入课程计划,把科技教育作为素质教育,坚持科技教育与课堂教学、少先队活动等相结合。例如,组织“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把科技展览科学体验送进学校,为广大师生提供“流动科技馆”;又如通过开展“五个一”主题科普活动,即看一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作品展、听一场科普报告或讲座、看一部科普电影或电视科教节目、参观一个科普场馆或基地、读一本科普图书,使青少年科普活动参与率达100%。

凝心聚智,厚积薄发。在日前举行的惠州市第十四届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惠城区代表队荣获一等奖7个、二等奖12个、三等奖13个,金牌总数全市第一。近五年来,惠城区青少年科技教育和科技创新成绩亦成果斐然,获评“全省十佳优秀组织单位”1个,“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2个,“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1个,“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创新团队”2个;青少年科技作品获得全国比赛一等奖4项,全省比赛一等奖15项。

农业、农村与农民,对先进实用技术有着迫切需求。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也是全民科学素质提高工作的重点。

惠城区按照《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的要求,积极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广泛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和“科普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多形式、多渠道强化对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实用技术培训,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利用农技直通车、农技110、农技快讯通、农业科技宣传栏等途径广泛开展各类农业科技宣传。近五年来,区农业部门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500多期,受训农民人数8万多人次。免费发放宣传挂图和手册10多种8多万册,生物有机肥235吨,惠农2万多户。组织省、市、区专家在内的农业科技人员上千人次,接受农民科技咨询超过10万人次,发放各类农科资料20万余份。

此外,惠城积极搭建平台,开展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提升工作;广泛动员,开展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普宣传工作;创新载体,开展社区居民科普惠民工作。特别是充分依托社区科普文艺广场、社区科普活动室(阅览室)、社区科普长廊等场所,加强对社区居民的科普宣传,日常的安全隐患、疫情防控、防溺水和救生知识以及养生保健等科普志愿服务,受到了群众的广泛欢迎。

强化保障

社区科普志愿者均在10人以上

丰富多彩的科普宣传活动离不开健全的科普组织、完善的科普设施作保障。惠城区在推动科普工作过程中注重健全科普组织机构,提高科普队伍素质,保障科普经费落实,完善科普设施,提升服务能力,不断夯实科普基础和工作能力。

2018年,惠城出台《惠城区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和《惠城区科协所属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支持区科协推进以体制机制为重点的深化改革。同年10月,召开了区科协第五次代表大会,以科协换届为契机,深化科协系统的改革和创新,进一步加强了体制机制建设。

同时,不断健全和完善镇(街道)、村(社区)科普组织机构。截至目前,全区共有镇(街道)科协13个,社区科普小组60个,村科普小组142个,形成了党政重视、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惠城区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工作成效明显,“3+1”试点改革工作在广东省2018年市县科协主席培训班暨提升基层组织力“3+1”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上交流推广。“‘3+1’的‘3’即积极吸纳基层医院、学校、农技站负责人进入基层科协任职、兼职、挂职,‘1’指加强上级科协指导。”惠城区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

干事创业,关键在人。惠城区成立区科普志愿讲师团,成员来自农业、卫生、化工、营养、信息等行业部门,具有较好的专业水平和讲授能力;建立区、镇(街道)和社区三级科普志愿者队伍,社区的科普志愿者均在10人以上;142个行政村都有科技带头人、科技示范户和科普员。

惠城区还注重科普阵地建设,强化平台保障。在原区科普活动中心的基础上,惠城又在区伟鸿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基地拓展开办一个科普馆,每年有20多万中小学生参加科普活动,拟在新建“一场三馆”项目中安排科普展厅和活动厅,开展青少年学生参观学习和科普体验活动。目前,全区有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农村科普示范基地1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4个,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1个,市级科普教育基地19个,市级农村科普示范基地9个;通过重点建设学校科技活动室、展示室、图书室,举办科技文化节,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发明创造能力。全区有区级以上科学教育特色学校24所。

打造品牌

海洋馆填补惠州海洋生物科普空白

在惠城区汝湖镇上围村,一条绵延1公里的科普画廊成为一道独特而靓丽的文化风景线,这是当地投入30多万元实施的墙绘科普工程,将节气科普、农耕文化、保健知识、生活常识、科技发展等内容以绘画的形式上墙。与此同时,该村小学围墙的也有140延米的科普长廊,深受广大村民的欢迎和好评。上围村也成为远近闻名的“科普示范宣传一条村”。

突出科普特色,打造科普品牌,是惠城区进一步提高科普工作覆盖面、影响力的工作思路。以加强农村科普活动阵地建设,打造“科普一条村”为例,近几年来,惠城区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投入100多万元在南新村、横山头村、沙洲尾村等开办科普广场,为当地村民开展科学文化健身活动和学习科学知识提供了良好场地。

同时,加强城市社区科普主题建设,打造科普文化示范小区。先后在河南岸街道金湖社区、小金口街道金源社区、江南街道祝屋巷社区、龙丰街道大岭社区等和较大小区创办科普示范小区,建设科普宣传长廊、科普画廊、科普图书室、科普活动室、科普广场、学会科技服务站和科普e站,例如金湖社区2018年通过在7个小区科普广场,分别开展以“党建引领,科普惠民”为主题的社区巡回演出活动,将科普工作融入文艺演出活动之中,深受社区群众的喜爱。

惠城区还注重加强专业科普园地建设,通过充分利用辖区科普资源,发挥部门优势和专业优势,打造专业科普高地。其中,2018年在惠城区第三人民医院东院区创办了全省第一家“生命健康安全体验馆”,总投资达300万元,面积达700平方米,分为认知生命、促进健康、守护安全三大区域,以高科技互动式体验开展生命健康安全科普活动,开馆以来举办宣讲活动500多场次,接待群众2万多人次,被评为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2019年建成开放的狮子城海洋馆是惠州市唯一一个综合性大型海洋生物馆,有海龟、海狮等海洋生物1000多种,同时还开设了“海底隧道”和海洋生物科普长廊,为广大市民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了“高大上”海洋科普宣传阵地,填补了惠州市海洋生物科普的空白。目前,该海洋馆成为惠城区“科普游”的主阵地。

链接

今后五年惠城将实施三大科普工程

如何力争夺取“全国科普示范区”“三连冠”?惠城提出,今后五年,将立足创新,着眼发展,实施“党建引领”“创新助力”“科普品牌”三大科普工程,推进新时代基层科普工作模式转型升级,着力构建全域科普体系,全面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促进惠城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实施党建引领工程,健全完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机制。惠城将强化领导落实政治保障,党委、政府负责同志积极参加科普活动,每年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问题,营造良好的科普工作环境和条件。同时,将科普工作纳入党政领导机关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定期表彰和奖励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普组织和个人。建立应急科普工作机制,特别是结合重大热点科技事件,引导公众正确理解和科学认识社会热点事件。

实施创新助力工程,构建特色科技智库发展格局。充实健全组织网络,不断加大区、镇(街道)、村(社区)科普网络、组织机构及人员和配套设施建设力度,每所中小学至少配备2名科学教师或3名专兼职科技辅导员。将科普专项经费列入区财政预算,且人均科普专项经费不少于2元。充分利用各类文化设施、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社区等建设科普阵地。成立区级科技志愿服务队伍并在科技志愿服务信息平台注册,不断引导各类科技人才加入科技志愿者队伍。

实施科普品牌工程,建立智惠共享现代科普体系。充分利用各类综合性科普活动场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群活动中心、社区、街道、学校等开展精准化、多样化科普活动。积极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兴办科普事业或参与科普活动。开展科普示范乡(镇)、街道、村、社区创建活动;培育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技示范户,评选村、社区科普示范家庭。实施科普信息化建设专项和“互联网+科普”行动,建立健全科普中国信息员队伍,吸纳更多公众成为科学知识的倡导者、传播者、践行者。推动建设惠城区青少年科普展馆的建设,运用数字科技开展科学教育。

【记者】卢慧

【摄影】王昌辉

【通讯员】曾旭葵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