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正文

【启航教育】关爱学生 呵护健康 ——致全区中小学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关爱学生 呵护健康

——致全区中小学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亲爱的家长:

您好!

关爱孩子,呵护孩子健康成长,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新学期伊始,面对假后状态调整、梅雨天气影响、学习任务变化、学业压力增加等因素,学生容易出现情绪低落、抑郁、波动起伏或自暴自弃等问题。为进一步确保南海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现请各位学生家长认真履行监护人的教育和监管职责,配合学校做好以下工作:  

一、关注春季情绪波动。春天梅雨季节空气湿度大、阴雨连绵不断、少有阳光普照、户外活动减少,伴随春季流感、诺如病毒等疾病流行,学生常会出现胸闷、身体不适、情绪低落、沮丧、抑郁等情况,有人称之为“春季综合症状”。与此同时,假期轻松自由的作息尚未调整,造成学生开学季容易出现情绪波动较大的问题。在生理上表现为:失眠、疲倦、注意力分散、理解力下降、厌学等,心理学家称为“开学综合症”,建议家长做好学生情绪的观察,适当开展周末家庭聚餐、观看电影等活动,引导学生走出低迷状态。  

二、做好亲子沟通与家校沟通。新学期,面临调整假期作息、学习收心、学习任务变化、人际交往等改变,学生易发生开学适应性心理问题。家长在开学季可协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作息计划表,从孩子感兴趣学科、艺术、体育爱好作为切入点,转移孩子对假期的留恋度,利用放学、周末,一家人去周边亲近大自然,使学习和生活等有计划地进行,使孩子在开学季中的学习玩乐有节有度,避免过松过紧。请家长多与班主任沟通,了解孩子在校动态,并就开学初的学校生活,与孩子进行至少每周一次的分享、勉励和适度关怀。  

三、采取“心理开放”的沟通方式。加强与孩子沟通。家庭成员之间应采取“心理开放”的方式,平静地直截了当地表现自己的心理活动。心理上的开放有益于养成孩子开朗活泼、豁达大度、善解人意的性格。父母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哪怕是错的。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父母有一天会觉得“这孩子怎么啦?”的情况。  

四、对孩子期待要适度。步入学年的第二学期,毕业班级面临中考或高考等升学压力,非毕业班级面临学习难度增加、自我学习预期提升等情况,容易产生心理压力。请家长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质量观和人生价值观,不“唯分数论”,合理看待成绩,正确对待考试成败;对孩子提出期望要适度,不过分增加孩子心理压力,毕竟健康的身心和人格才让生命更有意义。

五、对孩子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对于孩子的失败和过错,有些家长缺乏应有的耐心和冷静,失败总有其原因,家长应帮助孩子细细分析症结所在,然后对症下药,采取措施,给予更多的关心和不失时机的教育引导。并且,在孩子不断努力的过程中,家长要善于发现哪怕是很小很小的成绩和进步,及时地给予不同形式的表扬与肯定。  

六、创建和谐的家庭氛围。家长不仅要给孩子创造温馨良好的物质生活环境,更要创造出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调查表明,有的家庭夫妻不和,互相指责,经常吵架、赌气,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孩子,不仅“安全”需要得不到满足,还容易产生过分胆小、焦虑、冷漠、悲观、孤独、紧张等特征。可见,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对孩子需要有更多的爱心、信心、耐心和恒心,使孩子能够在和睦的家庭氛围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七、采用民主的家庭教育方式。“家庭生活的乐趣是抵抗坏风气毒害的最好良剂。”从某种意义上讲,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决定了孩子的未来,而不良的家庭教育则会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的损害。在教育中应注意以下两方面:

(一)尊重孩子。孩子虽小,但也和大人一样有着很强的自尊心,父母应像对待大人一样尊重他们。在发现孩子有缺点或错误时,父母不能采取粗暴的态度给孩子施加压力或说些伤他们心的话,更不能在众人面前训斥孩子,使孩子失去自尊,从而产生反感情绪或叛逆心理。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肯定、表扬,使孩子树立自信心。在此基础上通过和平的交谈让孩子懂得他们的不足之处,及时纠正。只有尊重孩子,以理服人,才能使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

(二)平等对待孩子。有些家庭认为家长就是权威,孩子都得听家长的,让孩子觉得霸道无理。在这种缺少平等精神的家庭中,孩子容易养成怯懦、自私、自卑、任性等不健康心理。调查表明,容易冲动的孩子古怪多变的性情与父母经常发脾气有直接关系。所以当父母心情不佳时,应尽量克制不向子女发泄,父母委屈孩子时,也要真诚向孩子道歉,让孩子真正感受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平等地位。  

八、陪伴是最好的教育。一是尽量陪伴。父母可以一起接送孩子,一起做饭用餐,一起阅读和散步等等,寻找和孩子建立温馨家庭交流时光。二是提高陪伴质量。在周末,家长应放下手机,尽量抽时间陪伴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天伦之乐,感受到父母亲人间的亲密感。  

九、及时发现孩子异常行为。本着早期发现、及时介入、有效干预、防止特殊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则,密切关注孩子异常心理、行为特征,配合学校做好排查工作。如有以下情况的,请家长不要碍于颜面等因素,羞于齿口,藏着掖着,而应及时、如实与班主任沟通,以便家校合力、尽早介入,保障学生心理健康。

(一)近期发生过重大家庭变故,如夫妻离异、亲人过世、夫妻下岗、家庭暴力等;

(二)孩子本人发生人际交往冲突(如遭受欺凌、失恋)等;

(三)在寒假等生活学习中遭受过突然打击的学生,如受到意外刺激(如车祸、家庭暴力等突发事件)、遭遇性危机(如性侵犯、暴力抢劫等)、与家长发生过激烈争吵等;

(四)学生有长期病史,如患上传染性肝炎、肺结核、肿瘤等医药费高但又难以治愈的疾病,个人痛苦,治疗周期长,经济负担重;

(五)身边亲人、朋友、同学有自杀、自杀未遂等情形,对学生心理造成冲击;

(六)在信件、日记或乱涂乱画的只言片语中流露死亡、自杀不良情绪;

(七)不明原因突然给同学、朋友或家人送礼物、请客、赔礼道歉、述说告别的话等行为明显改变;

(八)情绪突然明显异常者,如特别烦躁,高度焦虑、恐惧,易感情冲动,或情绪异常低落,或情绪突然从低落变为平静,或饮食睡眠受到严重影响;

(九)患有抑郁症、癔症(分离转换性障碍)、焦虑症、情感性精神病等疾病,患有长期睡眠障碍,或存在强烈的自卑感、不安全感、性格孤僻、暴力倾向。  

十、及时就诊,尽早治愈。若孩子疑似出现以上(四)—(九)情形,家长应及时与班主任沟通,并到权威医疗机构诊断,积极治疗,争取早日治愈。家长需明确,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而是鲜活的生命和健全的身心!

平安是福,身心健康才有未来。

成功的教育应该是适合孩子的教育。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家校社共育,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波动 ,尽心呵护孩子的身心健康,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顺祝各位家长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感谢支持合作!      

佛山市南海区教育局

2019年2月

品质教育.学在南海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